中非的首都是班吉(法语Bangui)。
班吉(法语Bangui)是中非共和国首都,位于乌班吉河西岸。
班吉是中非共和国首都和第一大城市,位于国土西南边境,南隔乌班吉河与刚果民主共和国相望。人口734,350(2012年)。原为小村落。1889年法国殖民军在此建立了河港和兵站,修筑了城堡,成为统治中非的中心。班吉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集中了全国主要工业部门,市内有较大纺织厂和屠宰场,还有食品、制革、轧花、水泥、锯木、化学日用品生产等工厂。
班吉是咖啡、木材、棉花等地重要集散地,全国最大的河港和通商口岸,年吞吐量25~30万吨,并转运乍得大部分进出口商品。班吉以下的乌班吉河可全年通航,商品经刚果河进入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以及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金沙萨港或该国其他内河港口,再经铁路与海港连接。
班吉是全国公路中心,有6条公路以班吉为起点。建有现代化国际机场,每周两班法航班机通往欧洲,有小型飞机联系国内主要城市,并通航刚果民主共和国、喀麦隆、乍得、法国、安哥拉等国家。
班吉处在乌班吉河从西向南拐弯处,东经18°35′,北纬4°22′,与扎伊尔共和国赤道省宗戈镇隔河相望。班吉面积大约70平方公里,四面均有河流,除南面的乌 班吉河外,北面有恩古巴格拉河,东面有恩吉托河,西南面有博贾沃伊克河。 班吉位于赤道带,基本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常年有雨,高温炎热,空气湿润。班吉的年平均气温在26℃上下,年平均温差不大,一般在2℃左右。绝对最高气温可达40℃,绝对最低气温为13-14℃。班吉在少雨季节(2、3月)日夜温差较大,夜间气温为7-10℃,而白天近40℃。这里的年降水量为1600毫米左右。5-10月由于西南季风多,降水量较大,月平均降水量200毫米,最多的月份是8月,可达250毫米。11月至翌年2月因东北信风劲吹,出现一段少雨时期,月平均降水量大约只有60毫米。班吉地区由于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年平均相对湿度也较大,一般在70-90%。 班吉始建于1890年,1958年12月1日,中非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并定都班吉。1960年8月13日,中非正式宣布独立,班吉成为独立后的中非共和国的首都。 班吉的居民主要是蒙杜-恩格巴卡人和恩格班迪人。大多数仍保持传统信仰,即崇拜自然力和祖先。官方语言为法语,但大多数居民通用桑戈语,实际上桑戈语已成为国语。 中非的党、政、军最高机构都设在班吉。 班吉是非洲--毛里求斯共同组织和中部非洲国家关税和经济联盟的所在地。 中非共和国工业基础薄弱,制造业尚处在初创阶段。全国共有工业企业200多家,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班吉,主要是一些中、小型加工和装配企业,如棉纺织厂、屠宰厂、锯木厂、麻袋厂、面粉厂、酿酒厂、卷烟厂、肉类加工厂、榨油厂、制革厂、水泥厂等。班吉的中非纺织厂,国家资本占49%,是纺织部门最大的企业。莫卡夫啤酒厂,年产啤酒3190万升。中非卷烟公司,年产2300万包香烟。中非雪茄厂,年产12万支手工雪茄。中非雪铁龙汽车公司组装厂,年组装汽车142辆(1986年)。近年来,中非以水力为主的电力工业发展较快,班吉建有电站和电厂。 棉花、咖啡、钻石和木材构成了中非经济的四大支柱。班吉市郊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棉花、咖啡,其次是木薯。木薯是农民的基本食粮。 班吉是全国唯一的现代化海港,800吨级河轮经乌班吉河和刚果河可通往刚果的布拉柴维尔和扎伊尔的金沙萨,平均年吞吐量约为20吨。中非和邻国乍得的绝大部分进出口物资经班吉港先运到布拉柴维尔,再由铁路装运到大西洋边的黑角港。 班吉是全国公路交通的枢纽。公路可从班吉经乍得的蒙杜或萨尔赫到乍得首都恩贾梅纳,从班吉到喀麦隆首都雅温得,以及从班吉到苏丹的坦布腊。以班吉为中心的公路运输比较繁忙,西部和北部地区的物资以及乍得的部分外贸物资多经公路在班吉转运。 中非经班吉港出口的物资主要有棉花、咖啡、钻石、木材和烟草;进口商品主要有机器、车辆、棉纺织品、矿物燃料和粮油食品。 班吉--姆波科国际机场可起降大型客货机,年运送乘客7万多人。 班吉是全国文化事业最集中和水平最高的城市。国家实行大、中、小学免费教育。班吉的小学入学率为80%。班吉著名的中学有波冈达公立中学和烈士中学。班吉大学是1969年创办的全国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它包括一所师范学院和一所社会学院,在校学生约2000余人。班吉还设有一所国家艺术学校、两个博物馆和一些科研机构。 该市还建有省级医院、产院、卫生站、急救中心等。1985年9月1日动工的班吉 友谊医院,是中非和中国共同建设的一家医院。 班吉的新闻机构主要有中非广播电台和中非电视台。中非电视台于1973年12月31日开始播送节目。班吉出版的《埃勒松戈》报为全国性日报,1986年6月13日创刊,每期印数为2000份;《团结报》,1986年7月1日创刊,为政府机关报。 乌班吉河畔风景季丽,河畔有一座富丽豪华的别墅--科隆戈别墅,是中非前皇帝博卡萨的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