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哪位高人解释下巜过海虞》古诗诗意

biubiu加速器官网2023-03-09  18

《过海虞》古诗诗意:诗人沈玄在中秋傍晚,乘船路过吴地常熟,不经联想到当地有名的吴地琴川,观赏当地的溪流、青山、古城墙,又联想起当地历史人物齐景公爱女,言子,不禁感慨常熟的文化历史悠久,中秋之夜,沈玄在船上赏月吟诗。

出处:明代 沈玄《过海虞》

原文:

吴下琴川古有名,放舟落日偶经行。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

齐女墓荒秋草色,言公家在旧琴声。

我来正值中秋夜,一路哦诗看月明。

译文:

吴地的琴川自古有名,傍晚时分乘着船偶然经过。

常熟县城七条小河流入大河通往大海,县城城垣跨山而筑将部分的十里虞山围入城内。

齐景公爱女的坟墓长满秋天的荒草,言子的故里似乎犹能听到流传久远的弦歌琴声。

正值中秋之夜,一路上在舟中一边赏月,一边吟哦诗句。

扩展资料:

作者背景:沈玄,字以潜,一作似潜,以字行,明吴县人。宣德初征为医士,后擢御医。工诗好琴。有《潜斋集》。

作品赏析:

常熟别称“琴川”,常熟地方志上素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为常熟城内古代有自南向北平行排列的河道,像古琴的七根弦,故常熟别称“琴川”;另一是因为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在常熟所筑的“梧桐园”,又名“鸣琴川”,故常熟别称为“琴川”。

春秋末年齐国国君齐景公的爱女,远嫁给吴王阖闾长子波,由于终日思念家乡而忧伤成疾,临终前请求葬于虞山之巅,以远望齐国。言子(前506—前443年),名偃,字子游,又称叔氏,常熟人。春秋时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后人所以称他为“言子”, 是出于对他的尊敬。

诗人熟知当地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

十里青山半入城

沈玄

吴下琴川古有名,放舟落日偶经行。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

齐女墓荒秋草色,言公家在旧琴声。

我来正值中秋夜,一路哦诗看月明。

作为一个常熟人,知道沈玄其人的可能不多,但几乎人人都知道“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人城”的著名诗句。

头一句点出了属于吴地的琴川(“琴川”、“海虞”都是常熟的古称或别称)是自古以来就出了名的。第二句点明诗人在傍晚时分乘着船偶然经过常熟,面对常熟的秀丽景色,不由得诗兴大发。

接下来两句,即第三、四句,在律诗中被称为“颔联”,按格律必须“对仗”。常熟的风景胜迹很多,要用两句诗句来概括,只能选取最能体现常熟特色,即我有他无的景观来描写。诗人选取了“琴川七弦”和常熟城墙跨山而筑,形成虞山“半人城”的特色景观两景来代表常熟风物,真可谓‘探骊得珠”、选准了代表性景物,还得用最精辟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作者能将这两个特色景观写成对仗工稳的颔联,足见花了相当功夫。这十四字的两句诗句,也就成了描写常熟自然景观的千古绝唱。

诗的第五六两句,在律诗中称为“颈联”,按格律也须对仗。这两句诗概括描写了常熟的人文景观。诗人选取了与“齐女”和“言公”两个历史人物有关的事物来描写,也是具有典型意义的。“齐女”,指春秋末年齐国国君齐景公的爱女,远嫁给吴王阖闾长子波,由于终日思念家乡而忧伤成疾,临终前请求葬于虞山之巅,以远望齐国。病殁后吴王如其愿。齐女墓在什么地方,现有城内最高处辛峰亭和虞山之巅望海墩两说。不管何说为准,诗人乘舟从虞山下经过,望见山巅齐大墓而触发感想是肯定的。在夕阳映照之下,芬女墓掩映在秋天的荒草之中,暗指常熟有悠久的历史。“言公”,指“文开吴会”的言子。经过言子的故里,似乎犹能听到流传久远的弦歌琴声,暗喻常熟是文学渊远之邦。

诗的最后两句,描绘了当时正值中秋之夜,随着一轮皓月的冉冉升起,诗人在舟中一边赏月,一边吟哦诗句的美妙意境,不知不觉中把读者引入到如诗如画的境界之中。

诗的作者沈玄,字以潜,明代人,宣德年间曾征为医士,后当过御医。此人在历代诗人中并没有多么响亮的名气,但这一首过海虞,却让我们常熟人记得了他。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富阳路16号。

根据各个地图软件搜索可知,常熟市琴川街道富阳花苑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富阳路16号。

常熟市,简称虞,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常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地处江南水乡,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0256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