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的琅琊是指山东省东南沿海地区的古老地名。
琅琊读作láng yá,古代写作琅邪,亦作琅玡,是山东省东南沿海地区的古老地名,历史上曾有琅邪邑(县)、琅琊国、琅琊郡、琅琊道,涵盖今山东临沂、青岛、诸城、日照一带。琅琊临沂诞生了琅琊王氏、琅琊颜氏、琅琊诸葛氏三大家族,临沂还是东晋司马睿皇族龙兴之地。临沂市今有琅琊王路与琅琊网。青岛市黄岛区今有琅琊镇。安徽滁州近年因琅琊山(琅耶山)设琅琊区,但与历史上的琅琊并无行政关系。
琅琊郡 秦朝地名。秦朝统一全国后,地方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三十六郡。 琅琊郡,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琊邑,在今山东省胶南市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朝统一六国后,地方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之一,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城),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时期治东武(今山东诸城),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下辖五十一县,包括今山东半岛东南部的海阳、即墨、崂山、胶县、胶南、沂水、营南、日照、五莲、赣榆(今江苏赣榆)及青岛等地。东汉朝时期琅琊国改治到开阳(今山东临沂)。晋朝时期改置为琅琊省。北魏时期治即丘(今山东临沂)。隋朝时期又复置琅琊县。唐朝时期又裁废,境地归胶州、诸城,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唐朝乾元初年曾废黜,后有沂州琅琊郡。从魏、晋朝时期琅琊国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属琅琊郡(国)。另一处琅琊郡在今江苏南京一带,此后废置千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