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国都在哪里

白色相簿2结局2023-03-08  7

唐朝的首都一直是长安(现在的西安),在武则天建立武周的时候迁都洛阳,后来恢复李唐天下,又回迁西安。

长安,意为"长治久安",与罗马、开罗、雅典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也是中国十三朝的古都,在千余年时间中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非常完善,建都长安的诸多朝代中,周、秦、汉朝、隋朝和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时代。

武则天以神都洛阳为统治中心将近50年,基本上延续了贞观之治,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基础,被郭沫若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其影响之深远,波及当时的朝鲜、日本等国。

唐朝前后历经二十二代,一共有二百八十九年历史,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唐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在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627年,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一度迁都洛阳15年以周代唐,史称武周,在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还都长安。唐玄宗随即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我们国家就这样开始了辉煌的年代。

扩展资料

从五代十国开始就没有朝代在长安定都的原因

1、人口压力过大与天气问题

王朝建都,一般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地区农业/经济水平圈可以养活数十万人口,

第二、可以招募优秀的士兵,

第三、交通便利。

以西汉为例,关中地区农业发达,水道畅通,物质运输消耗小。而且当时最好的兵源地,陇右地区尽在掌握。

但是到了唐朝,关中地区的农业已经无法满足近百万的人口。更糟糕的是,唐朝以后,气温变暖,关中地区降水减少,再加上水土流失,土地越来越贫瘠,不再是沃野千里,农耕产出越来越少。

不足以养活大量的人口,自唐朝末年,关中地区的吃饭问题就难以自给,需要从江淮一带运粮接济,早在唐高宗时期,他经常和官员们待在洛阳办公,也侧面看出有减轻长安供应不足的原因。

另外长安人口太多,城市排污也差,生活垃圾和粪尿渗透到地下水脉,对长安地区地下水源是严重的污染,到了中唐,长安地下水已经是“水皆咸卤,不甚宜人”。

2、战乱带来的破坏

长安虽然是帝都,但是每次朝代灭亡,对其伤害都首当其冲,最早是西周被犬戎所灭,接着有项羽火烧阿房宫,唐朝最夸张了,天子九逃,国都六失。

安史之乱、吐蕃和党项联军入京、黄巢之乱都曾经对长安城进行大肆破坏和洗劫,朱温迫使唐朝皇帝迁都之时更是将整个长安车几乎彻底摧毁。

后面的朝代如果想着迁都长安,就必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对长安进行重建。那还不如去更加繁荣便利的地方建都。

3、经济中心南移

晋朝以前的南方是一个荒蛮之地,大片区域待开发,经济环境差。

但是东晋之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到了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稳定,大量人口南移,加上唐朝的海上贸易的鼎盛,迎来了海内外商业发展。

反观唐朝灭亡之后,没有政治中心的依托之后,长安的经济则是每况日下。

4、外敌的威胁

唐朝以前定都长安的朝代所面临的边患都是主要来自于西北方向,比如匈奴、突厥、回纥等等,吐蕃兵临城下就是例子,李渊在位的时候一度为了躲避突厥想迁都湖北地区,只是在李世民等人的劝阻下打消了这个念头。而且关中临近很多少数民族政权,对于安全考虑也不适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

大唐街道,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西南部。因盛产袜子而被誉为中国袜业之乡。

1988年城山、柱山2乡合并为大唐庵镇。1992年冠山乡并入,更名为大唐镇。2019年草塔镇并入,更名为大唐街道。

唐高祖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祖籍邢州尧山,唐朝开国皇帝。所以李渊属于关陇世族,身边的文臣武将也是关陇世族居多,直至武则天时代关陇世族势力才逐渐被削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唐兴起于关陇地区(今陕西关中和甘肃东部一带)唐高祖起兵造反时是太原留守,从太原发兵,所以太原的地位在唐朝也很高,以至于五代十国时后唐后晋后汉北汉都是由太原起家,历任河东太守也都是位高权重。所以山西(河东)也可以说是大唐发源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0217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