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写的“荷塘”位于那所大学?

佛教书籍2023-03-08  51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写的“荷塘”位于清华大学的清华园,《荷塘月色》发表于1927年 7月,1928年收入朱自清著名的散文集《背影》中。《荷塘月色》实则是为了应对朋友的邀稿而写出来的。

年轻时学《荷塘月色》,只当是一篇散文读了,老师让学习文章的比喻修辞用法,于是便成了学习写作的范文。当时的感觉是:文章写得自然是极好的,但与我无关,我只是作业人背诵人。如今再读,依旧觉得朱自清先生的文笔不错,只是今日不同以往,便觉得朱先生对于荷塘月色的描写是不是过于具体,反倒少了留白的韵味;修饰过多,是不是有些用力过猛?倒没有质疑朱先生的意思,文章依旧是好文,只是感觉“范文”了一些。反倒是文末的那一小截感叹的文字,似乎更有味道一些。似乎有点“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的意思。

朱自清很多东西确实你不能说是多么多么突出,但是温柔敦厚,清新隽永是有的。荷塘月色如果想要欣赏不建议只是从技术上去分析,随着作者的脚步,随着作者的思绪慢慢迁移就能体会到荷塘月色带给他的那种平静了。我少年学写文章,学的朱自清,后来发现只会辞藻堆砌和感情抒发,不会叙事也不深刻,这才去学汪曾祺,八大家。朱自清虽然有一些争议,但是几十年来荷塘月色一直在高中课本里面,就很能说明这是值得鉴赏的。

拓展资料:写作背景:《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当时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反抗革命,中国陷入黑暗。作为“伟大时代的马前卒”,朱自清一直在呐喊和战斗,但在4月12日政变后,他从斗争的“十字路口”走向古典文学的“象牙塔”。

然而,作者不能做任何事情去参军,拿起枪去革命,但他无法平息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仇恨。作者对生活感到困惑和矛盾。他很沮丧,不能一直平静下来。所以作者写了这篇文章。本文通过对寒夜月色下荷塘风景的描写,揭示了作者寻求和平却得不到和平,幻想超越现实却得不到超越的复杂心情。这是黑暗时代在作者心中的反映。

四川。位于四川的三苏祠荷塘,三苏祠的荷花叫“苏祠瑞莲”,位居古眉州八景之首,观景玩水两不误,荷花那清新迷人的姿态早已吸引了众多爱荷之人前来观赏,漫步在水天花月,简直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那时朱自清正在清华大学教书荷塘就在清华圆内。

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

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

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0204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