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绣的起源是怎样的,它有着怎样的历史?

微业贷2023-03-08  55

汉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刺绣可以说非常的出名,而且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绣,不管是从针法还是样子,以及色彩上面都和楚绣有很大的相同之处,楚秀和汉秀虽然说表现都非常的相同,主要也都是受到了楚国文化的一个影响,我们在很多资料当中能够看出楚国的刺绣里面包含了很多关于神话鬼怪方面的样子这些图样让人们充满了很多想象的空间,而且绣品当中还有很多的飞禽走兽和植物,通过这些刺绣,能够把人们对于生命的崇拜之情融入到创作当中。

明清时代的汉绣可以说是我们国家刺绣的一个黄金时代,也是汉绣快速发展的一个时代,在乾隆年间,汉绣这种刺绣已经遍布了很多地区,比如说湖北的武昌汉阳这些地区都非常的广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后来在民间就有很多的刺绣艺人存在,可以说汉绣这项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很多人开办了店铺,专门出售刺绣,在当时的社会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刺绣。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刺绣面临着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人才的缺失,本身刺绣就非常需要有刺绣功底,并不是说随便一个人就能够很容易学会的,所以说需要非常有天赋的年轻人愿意去学这种技术,现在社会发展的非常快,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样的行业,所以说人才非常的匮乏,如果说没人愿意学的话,可能这样技术最终就会消失。

后来国家已经把汉绣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加入了保护汉绣的行列。

卷轴画,是一种在纸和绢上画成的艺术作品。已经有2000年的时间,历史相当悠久,绘画风格也经历了多次的变化。经过几千年来不断演变、提高,形成了浓厚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循礼门世纪大厦轻轨地铁站附近,东,方,博藏,的都是绣娘纯手工,那里的汉绣有很精致漂亮的~

有荆州刺绣。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荆州一带的刺绣水平即达到很高水平。誉为"丝绸宝库"的马山一号战国楚墓出土的丝织物,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刺绣工艺品。

秦汉后,继承楚国刺绣的传统,针法发展为直针、铺针、辫针等种类,色线掺和镶嵌更加成熟。唐代蚕桑业发达,出现规模较大的刺绣业,成为古代汉绣三大中心之一。

明清时,应朝仪、宗教、戏剧等方面需要,荆州与汉口并列为湖北省两个刺绣基地。近现代,仍属汉绣中心地区。以绣局、绣货铺联络民间汉绣艺人进行加工,以大型堂彩最具特色。

现代汉绣绣局集中在荆州古城内便河桥一带。

扩展资料

传统工艺工作站的产品既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又体现当代审美和精巧设计,深受市场欢迎,手工艺者成为直接受益人。在工作站的推动下,新疆哈密建立和完善了231家合作社,成立了刺绣协会,接收订单1.7万余件,近千名绣娘直接参与订单制作,月平均增收1500元。

湖南湘西绣娘石美薇以前在外地打工,在工作站的号召下,参加培训,接了订单,她拿到1300元的月工资,她激动地说:“这是我在自家的土地上拿到的第一笔工资。”

在贵州雷山、广东潮州等地,像石美薇这样具备手艺,却不能靠手艺生活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参加工作站之后,靠手艺养活了自己。

工作站还涌现出一批带头人,以点带面,带动一片。青海果洛的尼保开设的公司带动班玛县近百人就业。新疆哈密的阿孜古丽接到订单后,组织30多名绣娘一起做,其中大部分是以前零收入的残疾人。

贵州雷山工作站结合《贵州省传统手工艺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2016-2020)》开展工作,优秀学员带动新就业8000余人,其中也有很多是残疾人、低保户。

湖北荆州站专门针对残疾手工艺人的培训已成为常态化工作,站长许小兰说:“我特别高兴地看到,从这里出去的孩子们都有了自信的微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荆州刺绣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文化的力量——传统工艺工作站综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0179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