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赣榆启航说,这一说法是建立在认定赣榆的徐福村就是徐福故里的基础之上的。这一观点为我国地理学家罗其湘、徐福研究专家汪承恭最早撰文提出的,他们认为,徐福第二次出海东渡的起航点,据实地考察是在离徐福故乡徐福村不远的海州湾沿岸的岚山或连云港附近。并断言秦始皇三到琅琊,有两次到过赣榆,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公元前210年)由江南渡江并海上,北至琅琊时,徐福在他的家乡一带又一次见到秦始皇,并再次受命出海。另外,据赣榆的《徐福故里古遗迹考察材料》称,在赣榆大王坊村附近古河中,曾发现一厂距今2000年的造船木材,认为是徐福造船遗留。继而论证,徐福在这里造船,以荻水口入海东渡是有根据的。并肯定地指出,在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出游,五六月间,来到秦东门,为秦东门建成和徐福东渡举行盛大海祭,徐福率队出荻水口进行东渡,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
山东黄县(龙口市)启航说也主要是基于黄县可能是徐福故里的论证。龙口市徐福研究专家李永先曾撰文认为,徐福东渡从琅琊徐山和黄县北海岸(今登州湾)这两个海港启航,不仅从《史记》中可以找出根据,后来也有许多古籍记载和民间传说,并指出徐福第二次东渡是从黄县家乡启航,徐福从黄县北海岸东渡,这里就是后来的登州湾。他还论证说,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再次相信徐福的谎言,为徐福第二次东渡配备了射手。他还亲自在芝罘(今烟台)射死一条大鱼,象征为徐福东渡扫清道路,徐福第二次东渡即在这一海域的黄县北海岸(今登州湾)启航。
河北饶安(盐山)启航说的,主要依据是这里有千童县,据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饶安县,北至州九十里,本汉千童县,即秦千童城。始皇遣徐福将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莱,置此城以居之故名,汉以为县,属渤海郡。灵帝置饶安县,以其地丰饶,可以安人。有的学者据此认为,徐福当年在盐山县一带招募童男童女,并百工、水手、弓箭手等人,最后乘船经无棣沟入海,辗转漂泊,最后到了日本。
徐福自徐山启航说,是流传最久,史书记载最多的少数入海地点之一,影响极大。其主要依据为北宋《太平寰宇记》引《三齐记》云,始皇令术士徐福入海,求不死药于蓬莱方丈山,福将童男童女二千人于此山 *** 而去,因曰徐山。元人于钦所撰《齐乘》也记载有,又东徐山,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二千人会此入海采药不返。民国年间成书的《增修胶志》转引《三齐记》也说,小朱山又东徐山,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二千会此,入海采药不返。这些记载均证明,徐山为徐福入海求仙之地,从位置看,徐山位于胶州湾南侧,距徐福活动中心琅琊不远。从此招募童男童女、百工、神射手等,起航东渡的可能性是极大的。从自然条件看,这里有茂密的山林和优良的港湾,也具备制造和停泊船只的条件。
琅琊(山东省胶南市西南)是目前多数学者认可的徐福东渡启航港。首先,琅琊在当时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在春秋时期,琅琊就已读是强大的越国的古都。战国时,琅琊更是齐国大邑,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荣,是少有的富饶之地。秦统一后,琅琊仍为当时全国少数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心城市之一,亦是26郡中唯一濒海的郡治所在。因此,琅琊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人口资源丰富,而这些条件对费以巨万计的徐福东渡物资的筹集,人员的招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次,除狼牙山外,附近还有徐山以及大小珠山等,山上有着大量的优质木材,具备打造木船的充足条件。再者,琅琊自春秋以来,就是优良港湾和海军基地,秦统一后,琅琊港北接齐、燕、南连吴、越附近属花岗岩侵蚀性海岸地貌,水深港阔,起航条件极佳。因此,徐福就是在琅琊第二次出海东渡的,这一观点为多数学者所认可,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仍有待进一步论证,以取得一致意见。
你要找东渡码头还是东渡公交车站
驾车路线:全程约2.2公里
起点:东渡小学
1.从起点向东北方向出发,行驶100米,直行进入东兴路
2.沿东兴路行驶130米,右转进入海山路
3.沿海山路行驶60米,左转
4.行驶90米,直行进入金鼎路
5.沿金鼎路行驶17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G319
6.沿G319行驶430米,过海大立交,调头进入G319
7.沿G319行驶1.0公里,过右侧的福建送变电大楼约220米后,到达终点
终点:东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