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松岭,因山多青松故又称青松岭,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城西南部35公里处,主峰海拔1301米,景区总面积1059.5公顷。景区植被以人工油松为主。
2、荀子文化园,主要建筑有:山门、大殿、荀子塑像、荀子文化广场、登山步道、盘山车道、动植物标本楼。
3、麻衣寺,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和川镇岭南村西约2公里的九龙山之巅(海拔1022.5m),是岳阳古八景之一,于1996年被评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扩展资料:
麻衣寺传说:
麻衣寺塔不是现在的九层,原为十三层。此塔由于筑于仙山福地,纳天地之真气,吸日月之精华,宝塔有了灵性,它每天趁人酣睡、五更时分,从山顶拉长体形,探下身子到沁河饮水。
一天它正在饮水,对面的石渠村一孕妇刚好婴儿出世临盆,宝塔直觉一股血腥扑面而来,感觉大事不好,正要抬身腾起之时,助产婆这时端着孕妇临盆时的脏水泼倒,那血气如有雷霆万钧之力,塔身晃了几晃有九级回到了山上,有四级掉入沁河。
就在这天,天降大雨,山洪暴发,沁河涨潮,塌落在河里的四级宝塔被冲到沁河下游的端氏一带。这故事不仅在安泽代代相传,还不断有人说在沁水县端氏,亲眼目睹过这四级残留的塔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麻衣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子文化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松岭
古县古名岳阳,以地处太岳山南麓而得名。汤、禹、夏、商之世,俱属冀州,春秋时期为晋之属地,战国属赵,汉时属谷远县辖地,魏晋时期为杨县属地。
建县之初,始名安泽
北魏孝庄帝建义元年(公元528年),境内建县,取安吉、泽泉两村名之首字,命名为安泽县,县治置于安吉之南、泽泉之北的古岳村(今古县古阳镇古阳村),属义宁郡管辖。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安泽县划归沁州。
更名岳阳
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名为岳阳县,隶属临汾郡,县治移往西赤壁(今古县旧县镇旧县村)。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移治东池堡(今古县茶坊乡东池村),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移治岳阳城(今古县岳阳镇城关村),归晋州。
五代时期,岳阳县改属临汾郡。宋时属晋州。
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并冀氏、和川入岳阳,三县合并为岳阳县。至正四年改名为冀氏县,移治今安泽县冀氏。至正十三年仍复名岳阳,移治岳阳城,隶属平阳府。
明、清时,岳阳县治岳阳,属平阳府。
复名安泽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岳阳县又改名为安泽县,仍治岳阳,属河东道。抗日战争时期(1938—1941年),曾分设安泽、岳阳、冀氏三县。1942年4月并三县为安泽县,治义井村,属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区。1949年治和川,归晋南地区。1951年5月移治府城,归临汾地区。
新建古县
1971年8月,从安泽县划出七乡、浮山县划出三乡,并为古县,属临汾地区行政公署,建治于岳阳(今古县岳阳镇城关村)。1973年,在岳阳镇张家沟、湾里两村之间建成新县城。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赵国猗氏(今山西运城临猗县)人,下面是先秦诗人荀子的籍贯考证,欢迎阅读了解。
关于荀况的出生地,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荀况是赵国人,这没有什么争议的。但是,战国末期,赵国的疆域纵横两千里,荀子的出生地到底在何处,却是直到今天仍然众说纷纭的话题。以致于荀子现在成为历史名人中极少见的只有“国籍”,没有“故籍”、“户籍”。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山西新绛说
荀子祖籍古苟国。现今新绛县北之席村,原称荀城,即古荀国之都城。春秋时期荀国被晋国所灭。战国时期三家分晋之后,绛州一带本属魏国。但因秦、赵、魏之间的战争,国境线犬牙交错,时有变化。绛州一带曾属赵国。临近的稷山县廉城,相传即赵国大将廉颇屯兵之地。故司马迁在《史记》中为荀子与孟子合写列传时,称荀子为赵国人。新绛城内龙兴寺发现《荀子故里》石匾额一块。当地至今流传着关于荀子的传说。
山西安泽说
学者研究确认了随着历史的演变到战国末期,唯安泽县先称伊氏后称猗氏,属韩国上党郡管辖。《潞州志》、《山西历史地名录》均有铁定的记载。《史记》云:“秦政上党,韩不能救,其守冯亭以上党降赵”。因此荀子故里,只可能是弃韩归赵后的位于山西南部的.安泽。荀子名况,相传战国时期出生在绛州(荀城)。
河北邯郸说
这种意见认为以上的两种意见都不可信。《史记》把荀子称“赵人”,而没有称“赵国人”。赵国在战国时期的疆域很大,包括河北、山西大部,还有内蒙、山东、河南的一部分。司马迁是一位十分严谨的史学家,他既然不称荀子为“赵国人”,只称荀子为“赵人”,按照约定俗成的解释,“赵人”只可以解释为邯郸人。因为邯郸是赵国的都城,只有邯郸才可以称“赵”,其它的地方是不能够称“赵”的。
详情请参阅著名荀子研究专家刘志轩先生的《荀子籍贯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