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并不存在,桃花源是虚构出来的。《桃花源记》是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桃花源”出自陶渊明诗《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幻想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与时人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大部分学者认为,桃花源记是陶潜对当时的社会不满,希望追求一个平静和谐的社会而写的。
扩展资料《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
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
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当中的社会,但是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此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其一个特点。增添了神秘感。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桃花源记》在桃源县桃源洞。
历代相传,桃花源在今湖南桃源县南桃源山,山下的桃源洞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遗址。桃源县,六朝时为沅南县,属武陵郡,正是《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的家乡。不仅文献上有记载,而且还有历史遗迹留存下来。
南齐黄闵《武陵记》记载道:“武陵山中,有秦避世人居之……号曰桃花源,故陶潜有《桃花源记》。”《太平御览》说:“桃源山在桃源县南十里,西北乃沅水,曲流而南,有障山,东带桫罗溪,周三十有二里,即桃花源也。”
从唐代开始,历代都在此留有胜迹。唐代有“桃源观”,宋代有渔人遇仙的“延请楼”,明清又修建了“渊明祠”,还顺着桃源山势,以陶渊明诗文命名建造了一些亭阁,如水源亭、缆船亭等。
主要景点:
游人称“桃源洞乃人间仙境,风流尽在此山中”。桃源洞与井冈山相毗邻,一脉相连,蔚为壮观,千米以上山峰18座,万阳山海拔1800多米。
传说炎帝神农曾到此采药,留有神农脚印,洗药潭、捣药臼、藏药洞、晒药台等千古胜迹。桃源洞的自然景观多彩多姿,山、水、石、林俱备,雅、趣、奇、险兼有,属原始次生林带,国家自然保护区。
陶潜所说的桃花源位于今天的湖南省常德市境内,并且在历代写“武陵”的诗文中。往往把“武陵”当作桃花源的代名词。
在陶渊明所处的时代,生活在武陵地区的湘西苗族正处于父系氏族初期的社会阶段,这里生产力低下,剩余产品极少,贫富不悬殊,无徭役,无关税,百姓生活安宁,相处和平,与《桃花源记》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十分相似。
武陵地区的苗族人民崇拜桃树,并有杀鸡待客的习俗,也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吻合。中国其它叫做桃花源的地名有很多,重庆酉阳、湖南常德、湖北十堰、江苏连云港、安徽黄山、台湾基隆、河南南阳、重庆永川等地都有桃花源。
扩展资料
桃花源出处
桃花源,出自陶渊明诗《桃花源诗》。诗的序桃花源记记述一个世俗的渔人偶然进入与世隔绝之地的奇遇记。
本文幻想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与时人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
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大部分学者认为,桃花源记是陶潜对当时的社会不满,希望追求一个平静和谐的社会而写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