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百度地图查询可知,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紫荆东路76号有一家酒吧。
酒吧,指提供啤酒、葡萄酒、洋酒、鸡尾酒的消费场所。
中山市及各镇区名由来中山市 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中南部,珠江出海口的西岸,东部隔伶仃洋与深圳市相望,南部通过丘陵台地与珠海市接壤,西部隔磨刀门水道与江门市毗邻,北部以河网纵横的冲积平原与佛山市、广州市相连。中山市的地理座标为东经113°09′至113°45′,北纬22°11′至22°46′,东西宽45.3公里,南北长64.3公里,总面积达1800.14平方公里。市政府驻石岐。 1987年辖市区及市郊24镇。古称香山。因香炉山(亦称五桂山)花香而得名。隋设香山寨。唐 设 香山镇。宋初置香山场。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置香山县。
民国14年(1925)为纪念孙中山 ,改为中山县。 1983年12月撤县改市(县级),由佛山市代管。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
1、小榄镇 中山市辖镇。在市境西北部,西北与 顺德县均安镇隔河相望。镇区地处凤山四周,凤山形似橄榄,故名小榄。原有大榄都。清光绪初称榄镇。1958年成立小榄公社。1963年改设小榄镇。
2、石岐 又名铁城。中山市中心,石岐水道与广珠公路及岐湾公 路交会处。惯称石岐城区。中山市人民政府驻地。旧为中山(香山)县治。因石岐山而得名。 石岐古时写作石歧。古代取阜峰山石沿江垒堤,山延伸临江,堤由此分歧,故称石歧山。后 取“风鸣岐山”吉祥意,写作石岐山。山下有集市称石岐圩。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建香山城,“布铁沙于地以筑城,因号铁城”。城内称铁城,城西仍称石岐。民国10年(1921)拆城墙,统称石岐,民国17年(1928)设石岐镇。1953年改石岐市。1959年称石岐镇,1984年撤 销石岐镇,石岐成为中山市区主要部分。�
3、中山路 在中山市区西南边缘。呈半环状,北 起狮口大桥,向南经中山大桥,折东至白庙村与中山港大道相接。为原人民路,长洲路合并而成。1983年起分段修建,为纪念孙中山,改称今名。
4、孙文路 在中山市区中部。西起岐江桥,东至齐东村口,由孙文东、中、西路三段组成。民国14年(1925)由观澜街、岐阳里、永宁街、文集坊等 8条街合并而成,为纪念孙中山而命名。�
5、悦来路 在中山市区中南部。北接孙文路,南连广珠公路。由悦来路、悦来中路、悦来南路组成。民国25年(1936)初由悦来街和逢源街扩建而 成。据传,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建城时已有悦来街,街口门楼横匾书“近悦远来”。19 69年曾改为红旗路,1981年复称悦来路。�
6、长洲又名烟洲。在中山市区西缘。含西村、北村、 中心村。因所处沙洲狭长,故名长洲。又因朝暮时刻,沙洲沿马山上空烟雾缭绕,“长洲烟雨”为石岐一景,故雅称烟洲。�
7、员峰又名员山仔。在中山市区北偏西1.4公里处。相 传元初由施、伍、吴等姓人建村,因村处员山南麓,名员山仔村。清光绪初年称下员山村。 民国期间,乡人认为峰比山高,改称员峰,村亦改称为今名。
8、恒美在中山市区西南6公里处。南宋末,李姓人从新会河塘村迁此。为纪念故里,以恒(方音河)美命名。
9、渡头在中山市区西南6.7公里。属环城区。明洪武十八年(1 385)建村于石岐河南岸,岸边筑船渡码头,俗称渡头。
10、 张家边在中山市区东北7.5公里。北濒横门水道。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张凤冈一家从良宋都张婆澳迁此,因村处海边,且为张姓首居,故名张家边村。�
11、西桠在中山市区东9.3公里。村处小隐涌上游分叉之西,初称 西溪,后改名西丫。因“丫”与“桠”同义,清宣统三年(1911)后称今名。�
12、濠头在中山市区东4.5公里。含员山、李家村等4个自然 村。属张家边区。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郑氏建村。临海,盛产虫豪、溪称虫豪溪 ,后溪易名为濠头涌。村因溪而名。�
13、黄圃镇中山市辖镇。在市境北部,西北邻顺 德县桂洲镇,东北隔洪奇沥水道与番禺县大岗镇相望。因镇区附近山坡曾盛长黄菊,如天然大花圃,名大黄圃,后简称黄圃。1952年建黄圃镇。1958年成立黄圃公社。1986年黄圃区并入,仍名为黄圃镇。�
14、横档在中山市区北22.5公里,东濒洪奇沥水道。属 黄圃镇。含4个自然村。因当地有海拔76.2米小山,山势如屏挡潮得名横档山。清乾隆二十 四年(1759)始有人聚居山南,名镇南,后范围扩展,改用山名村。
15、顷二在中山市区北26.2公里。属黄圃镇。清同治七年(18 68),顺德县梁氏迁居于此,时垦田约120亩,故名顷二。
16、翠亨村镇中山市辖镇。在市境东部, 东濒珠江口伶仃洋,清康熙年间(1662—1722),蔡氏来此建村,因村近山坑,人称蔡坑村。 后人见山林青翠,以方言谐音,于道光初改名翠亨。寓“万事亨通”意。镇因村名。1955年设翠亨区,1957年改设翠亨乡。1958年建翠亨公社。1986年建翠亨村镇。保留有孙中山故 居。
16、崖口在中山市区东偏南18.6公里。属翠亨村镇。含东堡、 中堡、西堡等6个自然村。元至顺元年(1330),谭姓从东莞县大宁乡徙此建村,因处崖门山西北侧,又当溪流出海口,故名。
17、中心海在中山市区西北22.5公里。属小榄镇 。含太乐、同丰等4个自然村。因地处河涌交错的中心,故名。�
18、北村又名北街。在中山市区西22.3公里。永宁办事处驻 地 。属小榄镇,清中叶,在妙灵宫至文昌庙一带已形成街市,称大榄市。因地处天妃庙北,故 名北街,后改称今名。�
19、 沙口在中山市区西北22公里。属小榄镇。1960年始渐成村 庄。因地处榄面沙及小榄水道东埒口,故名。
20、金龙原名宝丰,曾称新丰。在中山市区西北14.8公里 。 属小榄镇。清咸丰七年(1875),张坤海从顺德来此建围馆,称宝丰。光绪十二年(1886)成村 落,易名为新丰。因避镇内同名,1985年改为今名。�
21、阜沙镇中山市辖镇。在市境北部。东临鸡鸦水道 。镇人民政府驻阜圩。清初有人聚此垦耕,后形成集市,称浮圩,因处浮圩山南麓而得名, 谐音埠圩。1957年设阜沙乡。1983年改阜沙区,1986年建镇。
22、低地原名牛角。在中山市区北偏西17.9公里。属阜沙镇。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始有人定居。因地势较低,故名。
23、南头镇中山市辖镇。在市境西北部。清道光年 间(1821—1850)建圩,名南和。同治三年(1864)因处坡头沙之南改名南头圩。镇因圩名。19 55年设南头区。1957年设南头乡。1958年成立南头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24、聚财在中山市区西北23.6公里。属南头镇。清同治初, 村民从顺德县容奇、桂洲及本市黄圃等地迁此,建聚财社,故名。�
25、东凤镇中山市辖镇。在市境西北部。北临 桂洲水道与顺德县桂洲镇相望。镇因圩名。1958年建圩。取东海、凤仪、凤鸣三乡之首字名 东凤。1957年设东凤乡。1958年成立东凤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26、同安在中山市区北偏西26.5公里。属东凤镇。含怡安 、同乐等4村。清初,顺德县桂洲、大良及本市黄圃人先后迁此,筑成怡安、同乐、裕丰、 广益等围。1951合并,建同安乡,寓意“大家安乐”,后以乡名村。
27、古镇镇中山市辖镇。在市境西北部,西临磨刀 门水道。传说北宋末有古氏族人由南雄珠玑巷迁来,初称古溪。清中叶已渐成圩镇,遂改为古镇。1957年设古镇乡,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28、冈镇在中山市区西北22.6公里。属古镇镇。含四巷 、南胜、广厚里等自然村。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建村。清末因其地处大冈山之南,名 冈南坊。1950年改称十坊。1955年改为今名。
29、教昌在中山市区西北26·5公里。属古镇镇。 含新圩、外闸等5个自然村。清末因有教昌庙而得名。寓“教化其昌”之意。�
30、曹二在中山市区西北21·9公里。属古镇镇。含首龙南、首 龙北等5村。1958年原为曹步二、六两大队,1965年两大队合并,称为曹二村。�
31、民众镇中山市辖镇。在市境东北部,东北隔 洪奇沥水道与番禺县万顷沙相望。清末成圩。民国19年(1930)间黄泽生从番禺迁此建民众茶 室,因此得名民众圩。镇因圩名。1950年设民众乡。1959年置民众公社,1983年改区,1986 年建镇。
32、易家在中山市区东北18·6公里。属民众镇。清末,有易姓人 在此承耕,称易家围,因以名村。�
33、浪网镇中山市辖镇。在市境东北部。流动 渔民常在 此处沙滩晾晒渔网,方言“晾”与“浪”音同,称浪网沙。清光绪十二年 (1886)始有人定居 ,宣统二年(1910)形成集市,初名万安圩,1949年改名浪网圩。镇因圩名。1950年设浪网乡 。1974年成立浪网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34、三墩在中山市区东北16.9公里。属浪网镇。明代海边有 三垫沙,当地称三墩沙。清代形成村落,沿用沙名为村名。�
35、三角镇中山市辖镇。在市镇东北部,东北临 洪奇沥水道 与番禺县横沥、万顷沙相望。明代为海边沙洲,近三角形,故名三角沙。清道光末渐成聚落 。民国5年(1916)形成圩集,初称万和圩,后易名为三角圩。镇因圩名。1957年设三角区。1 959年成立三角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36、高平在中山市区东北22.3公里。原名高沙。属三角镇。 含上赖生、 下赖生、蔡份等自然村。清中叶建村,因地属高沙田,初名高沙。地势平坦,1953年改称高平。�
37、南蓢镇中山市辖镇。在市境东部,东濒珠江口。镇区原是一片海滩,元至元年间(1335 —1340)建村,因村南多长蓢草,故名南蓢。明末成南蓢圩。镇因圩名。1957年设南蓢乡。1958年设南蓢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38、东濠涌在中山市区东17.1公里。属南蓢镇。南宋末年,严姓人从南雄珠玑巷徙此建村,因地处涌 边,村民以采蚝为业,称蚝涌。因同音,易名为濠涌。后又避同名,1983年以古时曾称东乡 而改称今名。
39、港口镇中山市辖镇。在市境中北部。北临鸡 鸦水道。 驻地于清末成圩,为当时石岐往来广州的必经港口,故名港口圩。镇因圩名。1949年设港口乡。1958年成立港口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40、马大丰在中山市区东北9.7公里。属港口镇。据传, 民国22年(1933),顺德马姓人在此建村,名马大丰,寓意“马氏大围田丰收”。�
41、前进在中山市区东北10.8公里。属港口镇。清光绪五 年(1879) ,港口公庙黄姓、新会县陈姓徙此,建村于囊涌河岸上,初名囊涌村。1952年改称为前进。 寓“不断向前”意。�
42、坦背镇中山市辖镇。在市境西北部。元初淤成 白鲤沙。清 中叶大量围垦。建村后渐成圩集,名利生圩,1986年改名坦背圩,镇因圩名。1966年成立坦 背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43、兴隆在中山市区西北9.2公里。属坦背镇。清咸丰末 年有人迁此聚居垦耕,因村处长兴和隆生两围之间,各取一字名村。�
44、横栏镇中山市辖镇。在市境西部,西临磨刀 门水道与新 会县大鳌镇相望。因地处横栏沙,故名横栏圩。镇因圩名。1955年设横栏区,1957年夏改横 栏乡。1958年秋建横栏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底建镇。�
45、三沙在中山市区西偏北18.7公里。属横栏镇。明初有人 垦耕,按序称当地三块沙滩为一、二、三沙。清乾隆初始有人定居。1953年称三联乡。1958 年称三沙大队,1983年称三沙村。�
46、六沙在中山市区西16.6公里。属横栏镇。元初淤成沙洲 ,与五沙同称白蚝沙。后按次序改称六沙。清道光年间(1821—1850)顺德容奇等地人来此建 村名六沙。�
47、横西在中山市区西12.2公里。属横栏镇。原名横乐村,1 960年因位于横栏沙之西而名横西大队。1983年称横西乡。1986年改称横西村。
48、沙溪镇中山市辖镇。在市境中部偏西。清初建圩 ,以沙溪涌为名,镇因圩名。1957年设沙溪乡。1966年成立沙溪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 建镇。�
49、龙头环在中山市区西7公里。属沙溪镇。清初 建村。雍正年间(1723—1735)与龙聚环合并,称屯村(分南、北两寨)。乾隆初以“双龙环绕 ,头尾聚居”之意,将北寨定名为龙头环村。�
50、圣狮在中山市区西7.6公里。属沙溪镇。南宋宝庆年 间(1225—1227),阮姓从南雄珠玑巷迁居于此,建村于狮山东,山下有洪圣社庙,故名。�
51、涌头在中山市区西偏南8.3公里。属沙溪镇。南宋末 已有人到此定居。建村时,多数人聚居下曲涌源头,故名。�
52、 濠涌在中山市区西南7公里。濠涌村委会驻地。属沙 溪镇。南宋末,福建莆田人迁此,因濒石岐海,筑堤御潮,村居堤边,名濠涌。�
53、 大涌镇中山市辖镇。在市境西部,东滨石岐 河,西临磨 刀门水道。清末形成市集。因临石岐河,故名大涌圩。镇因圩名。1957年置大涌乡。1966年成立大涌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54、叠石在中山市区西偏南13.4公里。属大涌镇。含仁和、 新地等5个自 然村。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罗雪梅自南海县溶洲迁此,因村三面繁石叠嶂,故名。
55、神湾镇中山市辖镇。在市境南部。地临磨刀 门水道,有 天然避风港,初名船湾,因避风优良,船民建神庙,后改称为神湾。1957年设神湾乡。1959 年设神湾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56、山脚在中山市区南25公里。属神湾镇。因地处磨刀山东部南麓,故名。
57、藕围在中山市区南21.3公里。属神湾镇。地处西江畔,原是藕塘。清光绪初建村,因筑围造田而得名藕围。
58、三乡镇中山市辖镇。在市境东南部,东与 珠海市接壤。镇人民政府驻圩仔。三乡原为圩仔周围平岚、乌石、桥头3村的合称。1957年称三乡乡。1958年建三乡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59、圩仔在中山市区南19.8公里。三乡镇人民政府驻地。清初 为小圩市,名圩仔。道光初称圩仔市。光绪初与平岚圩合称乌石圩,俗称圩仔街。1953年设 圩仔镇。1958年后仍称圩仔。�
60、萧家在中山市区南偏东21公里。属三乡镇。清康熙末建 村,曾名长埔。又因村民皆姓萧,乾隆初改称萧家村。
61、板芙镇中山市辖镇。在市境西南部。清初镇内形 成板尾沙与 芙蓉沙,后两沙建有村庄,名板尾、芙蓉。1953年两村合并,取名板芙。1961年设板芙公社 ,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62、白溪在中山市区南14.7公里。属板芙镇。新石器时代晚期 已有先民栖 息。明嘉靖年间(1522—1566),杨姓从新会县迁此,因溪畔多白陶土,称白泥坑。清末改为今名。�
63、禄围又名鱼寮。在中山市区西南17公里。属板芙镇。清道光初筑围, 按福、禄、寿字顺序排列命围名,村因禄围而得名。常有渔民在此售鲜鱼,故又名鱼寮。�
64、东升镇中山市辖镇。在市境西北部, 北临小榄水道。原地有鸡笼圩。1959年成立鸡笼公社,1986年建鸡笼镇,1987年改称东升镇 ,寓“旭日东升,前程万里”之意。�
65、东角在中山市区西北12.7公里。属东升镇。清乾隆 四十五年(1780),东莞县人在此筑西盛围,因村庄地处围东,故名东角。�
66、佑生在中山市区西 北14.5公里。属东升镇。清道光末有人徙居此。后筑成佑生围,村以围名。�
67、 裕安在中山市区西北16.6公里。属东升镇。清康熙四十八 年(1709),萧氏在此筑裕安围。因村庄地处裕安涌东岸,故名。�
68、源和在中山市区西北15.9公里。属东升镇。明洪武四年( 1371) 香山卫所在此设寨屯田。清道光年间(1821—1850)建有源丰及启和社坛,各取一字名村。�
69、坦洲镇中山市辖镇。在市境南端。清初淤积 成滩,当地 称“滩”为“坦”,故名坦洲。清同治年间(1862—1874)形成坦洲圩。1957年设坦洲乡。19 59年成立坦洲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70、申堂在中山市区南25.9公里。属坦洲镇。明洪武二 年(1369),村民周桂显分一房居此,名申堂,村名源于此。�
71、孖洲在中山市区南29.3 公里。属坦洲镇。清初两小山因四周淤成沙洲,而相连结,故名孖 洲山。雍正初村建于孖洲山东南麓,故名。�
72、 蜘洲又名蜘洲仔。在中山市区南33.7公里。属坦洲镇 。清雍正初筑成围,后聚民成村,因地处蜘洲山北麓,名蜘洲仔,简称为今名。�
73、一冲在中山市区西北6.3公里。隆平村委会驻地。属沙艹朗镇。清同治年间(1862—1874)有人迁此 垦耕,地处石特沙6条涌的第一条,名一涌围,后人把“涌”写作“冲”,村以围名。曾称 龙平三队(三村)。1985年复称今名。
74、崇章在中山市区西北7.3公里。属沙蓢镇。清嘉庆年间(1796—1820)筑大兴围。光绪年间( 1875—1908)隆镇奚谷角人接收地产,以业主 名改称崇章围,村以围名。曾称龙昌四队。1985年复称今名。�
75、五桂山镇中山市辖镇。在市境东南部。 镇人民政府驻石莹桥。因地处五桂山腹地,故名。1949年设五桂山区,1986年建镇。�
76、石莹桥原名石松桥。在中山市区东南13公里。 五桂山镇人民政府驻地。清乾隆初古琪禄从马溪徙此建村,村前建石墩松木桥,称石松桥。 道光初,改用石英石筑桥墩,铺以石条,遂改称石莹桥,村名从之。
77、横门镇中山市辖镇。在市境东端,东北临横 门水道南支 流。因地处横门口,故名。1970年前只有少数居民,置渔业公社。1983年改横门区,1986年 建镇。
东升社区位于东升镇政府东南面1公里处,距105国道100米,北与裕民相邻,西邻兆龙,南与同茂一河相隔,东连新胜及小榄水道,驻地民安小组。2001年11月,经市政府批准,东升村民委员会改制为东升社区居民委员会。辖区面积2.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20人,流动人口6812人,辖下有12个居民小组。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15周岁及以上文化素质:不识字21人,扫盲班82人,小学文化程度225人,初中文化程度1203人,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1605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85人。至2013年底90周岁以上老寿星有5人。
二、水陆交通。河涌主要河涌有鸡笼涌。从西北向东北流入小榄水道,西南直通北部排灌河。河面宽15米,水深2米,能通行80吨以下船只。鸡笼涌是社区的主河道,也是镇内涉洪主干道。中部有龙竹涌。西起大安水闸,流经大昌、首龙等9个自然村,全长2.58公里,宽3.5米,常水位1.2米。北部有九曲河。流经兴龙和泗龙2个自然村,全长925米,宽4米,常水位1.2米。
道路桥梁东升村中部龙竹涌的两岸有东升东路、南路、西路、北路;北部有鸡笼路;南部有成福路。有大小桥梁8座,使村道相互贯通。2003~2013年投入资金269.86万元,建设路面4米以上道路8.68公里。投入2336万元铺设Φ400—Φ1200下水道和整治龙竹涌全长2300米,采用两侧水泥挡土墙,河底硬底化的方式进行,一河两岸道路也重新捣水泥并种上树木,安装路灯,防护栏、铁椅、垃圾桶等设施。2013年社区再次投入资金,在105国道下穿隧道附属工程。主体工程已近完工,隧道净宽6米,可容行人、自行车、摩托车通过。
三、人民生活。1987年人均收入已达到1275元。东升建镇后,促进工商业发展,壮大集体和个体经济,村民收入逐年增加。1987年人均收入已达到1275元。2000年人均收入增加到5373元。2001年后,结合地理优势,社区集体和居民小组建设厂房出租,提高地值经济效益。到2013年全社区人均收入已达到21043元。村民收来源于集体分配、务工、经商、种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