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海上世界,矗立着一座女娲补天的雕像。她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傅天仇先生创作的,建于1986年。这座雕像雄伟壮观,全身用乳白色的石头雕刻而成。高约12米,宽约7米。 女娲上身为人,下身是缠绕一团的蛇尾。她带着严肃的表情,用双手托起补天巨石——五彩石,以象征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同时也激励蛇口人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1]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唐王山女娲庙,始建于北齐,也就是公元550年到公元577年,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1]是全国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被誉为“华夏祖庙”。是全国五大祭祖圣地之一,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
娲皇宫旁边的北齐摩崖刻经群是娲皇古迹之精髓,共有6部,刻经面积165平方米,分5处刻于崖壁之上,共刻经文13.7万字,是我国现有摩崖刻经中时代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
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是祭祀女娲诞辰的日子。是时,不仅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的人前来朝拜,广东、福建也有人前来寻根,娲皇宫下汇聚了上万宾客,使祭祀活动成为一大盛景。2013年娲皇宫游客接待量171.4万,海外游客5.6万次。
女娲又称女娲氏,另称娲皇、女希氏,俗称女娲娘娘。原为中国传说时代中的上古氏族首领,后成为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根据东汉文献记载,女娲人首蛇身(龙身)。传说女娲的功绩有搏土造人、炼石补天、杀黑龙济冀州、断巨鳌立四极、积芦灰止洪水、发明笙簧和创设婚姻等。天穹如伞,女娲善于补天,因此女娲亦成为中国雨伞和绣补业者所祀奉的职业神。除了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的娲皇陵、数千年来一直享受历朝历代皇帝尊奉、祭祀的国家级神庙娲皇庙外,山西其他各地也均见女娲信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