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蒲阳是哪里

水玻璃是什么2023-03-07  16

蒲阳镇是都江堰市古镇之一,汉晋时称“蒲村”。 唐宋时称为“蒲村镇”。明朝嘉靖(公元1522年——1566年)年间,名“蒲阳镇”。1958年在今栏厢村6组、8组发现明万历28年(公元1600年)崇武将军杨××墓志铭上有“蒲阳镇”字样。据此可确证:明神宗(年号为万历)时,蒲阳即有镇之建制(该碑在1982年编志时,已上交县文管所)。

清沿袭明制,后改乡为村,更名为“蒲村场”。清宣统3年(公元1911年)创设自治,再次名“蒲阳乡”。古时,蒲阳之集镇在蒲阳河东南岸今栏厢村、互助村之间,地势低洼,蒲苇类植物丛生;又蒲阳在北山之南,古谓北阴南阳;又蒲阳半山半坝,坝镶嵌于川西盆地,即平阳大坝之边缘,此“阳”者,含“地势”之义。古时可能以当时之植被、村集所在地之地势、对北山的方位等,合三者为一,定名曰“蒲阳”。

1972年,互助大队在今蒲阳自来水厂西侧200米处开沟,曾挖出有“开元通宝”字样的铜钱1500余公斤。按“开元”即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第二个年号(公元713——741年),经分析推断,可能是市场交易之小铜钱,唐中期时已发展为商业繁盛的集镇了。

扩展资料

蒲阳镇作为都江堰市工业集中发展的承载地,镇域内有拉法基、利尔药业、华都核能、丹夫泡吧等企业200余家,形成了以生物医药、机械制造、健康食品为主业的工业园区;坚持推进农旅相融战略,加快发展现代都市休闲农业,辖区主要以笋用竹、三木药材、猕猴桃种植为主,现辖区笋用竹种植面积10000余亩、三木药材6400余亩,猕猴桃种植面积2600余亩,耕地面积23000余亩。

2016年,蒲阳镇(含经开区)工商税收入库2.73亿元,固定资产(含经开区)投资达43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31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139元。

蒲阳市场地址是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振兴街38号。将一些物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运用专业的分析模型和方法,对搬迁改造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从而对搬迁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做出预测。

所谓质子制度,在上古时代是没有的。最早的人质出现于公元前720年的周郑交质,开创了人质外交的先例。春秋初年,郑伯为周平王卿士,周平王欲委权于虢公,郑伯怨王,因此周郑交质,质子之事,大概由此发端。终春秋242年之间,交质事件只有六次,并且都在齐桓公、晋文公之后。所以马非百先生说:“盖在霸主盛世,王纲虽解,信义尤存,霸者以信义相号召,故不以威力胁人。”

到了风云四起、诸侯争霸的战国时代,“质子”事件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在《史记•六国年表》中经常可以看到“某太子质于某国”、“某国使太子为质”、“太子从某国归”等类似的字句。从这一时期频繁的“质子”事件大体可窥见当时的社会环境。

一般来讲,人质均为国君之子,故称为“质子”,而且以嫡子即所谓“世子”居多,因为他们是未来的国君,保值系数最高。人质既然是一种外交手段,自然也是一种国际行为,但是以单质式为多,春秋时期交质式只有两例。《左传》评论此事说:“信不由衷,质无益也”。认为不守信义,人质有什么用呢?可见人质是在互不信任的情况下为了取信于对方而采取的最后一种外交手段。到了战国时代,诸侯国之间斗争更为尖锐复杂,质子的性质也与春秋时代不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左传》叙述春秋历史,提到质子事件13例之多,成为事实着11例。而战国254年间,七大国之间交质则有24起,其频率为春秋的两倍,说明它在外交上的作用大增。

二、在这24起人质中,列国人质入秦着8起(春秋只有晋公子圉质秦一例),而秦出质于列国者七例,合计占总数大半。足见秦此时已成为国际矛盾的主要方面。

三、列国出质于秦,多为求和求援,在外交上处于守势。而秦之出质,完全为了达到“远交近攻”的战略目的,在外交上处于攻势。

四、人质身份虽与春秋无异,但已大大贬值,形同俘虏,很少受到应有礼遇。因此潜逃回国者(春秋仅公子圉一例),时有所闻,进一步恶化两国关系。有事由于国内政权易手,质子身份骤降,“报空质”之国对之更为冷落。

战国时期的人质最有名的,除楚怀王(前328-前299)质秦致死外,要算秦公孙异人质赵,富商巨贾吕不韦认为这个“空质”“奇货可居”,设法将他弄回国,让他的儿子继位为秦始皇。秦始皇,名政。他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划时代的人物。他的父亲异人是秦国的王孙,异人虽然生在帝王之家,但从小就被派往和秦国敌对的赵国,当了一名“质子”。而始皇帝赵政{嬴政,秦,嬴姓。}就是在父亲做质子这段期间出生在赵国的,出生后在赵国过了9年孤独的生活。

比较著名的还有:前265年,赵受秦进攻,连失三城,攻势益猛。赵向齐求救,齐要求以长安君为质,才肯出兵。长安君是赵惠文后的少子,孝成王的弟弟。孝成王新立,实权掌握在母后手里,她说什么也不肯将心爱的小儿子送出国当人质,扬言谁敢再提长安君为质的事,“老妇必唾其面”!这就引出了老臣左师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太后终于被情理说服了,将长安君送齐为质,齐兵乃出,赵危遂解。

其他质子事件:

秦:

秦国后期的几个君主,秦昭王,庄襄王,秦始皇等,都是质子出身(中间还有一个孝文王统治时间极短,可以忽略),他们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六国度过的,受的教育不仅仅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所以,他们的视野比秦国本土长大的人要开阔些。

秦曾经派泾阳君到齐国为质子

秦昭襄王派赢子楚(秦昭王之子)到赵国为质子

公元前三二八年秦使公子华(一作公子桑)与张仪围攻魏的蒲阳(今山西隰县),攻取了,却请秦王归还给魏,又请秦王使公子爵作为“质子”送到魏国。

六国:

楚顷襄王的时候,白起攻楚,破了郢都,当时楚国是质子求和的,做人质的就是后来的楚考烈王熊完和春申君黄歇,当然那是他们还是公子。扣了十年之后直到长平之战前两年顷襄王死了,熊完才回国继位。

公元前三○三年,齐、韩、魏三国因“楚负其纵亲而合于秦”,联合出兵伐楚,楚因而使太子横入质于秦而请救,秦因而派客卿通率兵来救,三国因而退兵。

魏国在马陵之战失败后,皮氏:“(楚)乃倍秦而与魏、魏内太子于楚。”

《战国策·秦策五》;“楼啎约秦,魏,魏太子为质。”

韩曾有太子仓质于秦,公子虮虱等人质于楚。

秦昭襄王能在秦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留下自己不可磨灭的一笔,离不开他舅舅穰侯魏冉的扶助之功。穰侯:本名魏冉,亦作魏厓,战国时秦国大臣。原为楚国人,秦昭襄王之舅舅,宣太后异父同母的大弟弟。《史记》评论魏冉:“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太史公对魏冉的评价可谓中肯。穰侯在秦国掌权的日子,基本上就是秦国统一天下之前最风光的日子。 穰侯大人对帝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昭襄王而言,更是有着特别的意义。没有魏冉当机立断的把他从燕国接回,昭襄王根本就与秦国王位无缘,将成为一个普通的质子在北地度过他悲惨的一生,然后被所有人遗忘,历史上也不会留下他的蛛丝马迹。没有魏冉,在季君叛乱的时候昭襄王能不能保住王位就不好说了,哪里还有后来的霸者之治呢。而且,他手把手教会了昭襄王治理国家的方法,还多次亲自带领军队去为秦国开疆拓土。毫无疑问,魏冉是秦国的中流砥柱。

而燕国的太子丹则是因为在战国末期,燕国为了讨好秦国,而将太子丹送往秦国当质子。但太子丹不满在秦国受到的待遇,逃回了自己的国家。后在秦国攻打燕国之时,派荆轲刺秦王,失败后不久,即被燕王杀害。

春秋战国时期质子事件列表:

★春秋时期,诸侯国互送质子以求信任者凡二:

隐公三年,周郑交质。

文公十七年,晋郑交质。

★交进出质子以求信任者凡一:

哀公元年,越王勾践使范蠡、种稽为质于吴。

★送出质子请求罢兵议和者凡八:

僖公十七年,晋太子圉为质于秦。

宣公十二年,郑子良为质于楚。

宣公十四年,郑子张为质于楚。

宣公十五年,宋华元为质于楚。

宣公十八年,齐公子强为质于晋。

成公二年,鲁公衡为质于楚;宋公子围龟为质于楚。

襄公元年,齐公子光为质于晋。

★送出质子以借救兵或乞求保护者凡三:

成公十七年,郑太子髡顽、侯攉为质于楚。

定公三年,蔡太子元及蔡大夫之子为质于晋。

定公四年,蔡昭公以其子干及大夫之子为质于吴。

★送出质子以表臣服者凡一:

昭公十三年,许许围为质于楚。

★郑君臣互质以求信任者凡一:

昭公二十年,宋华亥取宋元公太子栾与母弟辰、公子地为质,宋元公取华亥之子无蹙、向宁之子罗、华定之子启为质。

★国君质大臣以为要胁者凡一:

昭公二十年,楚平王质伍奢,以召其二子。

★有交质之意而未果者凡三:

哀公八年,鲁欲与吴互送质子。

成公二年,晋欲以齐萧同叔子为质。

昭公二十六年,鲁大夫公孙朝欲送质子与鲁权臣季平子以求信任。

★战国时期的交质活动,目的与春秋时期基本一致,有互求信任者、罢兵议和者、乞求援兵与保护者、要胁以求土地财物者,等等。但是,发生于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交质活动已不复见,它完全成了解决诸侯国间各种关系的手段。

★从出质方来看,楚国出质者凡五:

公元前303年,楚景悝质于秦。

公元前303年,楚太子横质于秦。,

公元前300年,楚太子横质于齐。楚怀王质于秦。

公元前272年,楚左徒黄歌与楚太子完质于秦。

★燕国出质者凡三:

约公元前300年,燕昭侯之弟襄安君质于齐。

公元前239年,燕太子丹质于赵。

约公元前238年,燕太子丹质于秦。

★秦国出质者凡六:

公元前328年,秦公子繇质于魏。

公元前307年,秦公子稷质子燕。

公元前301年,秦泾阳君质于齐。

公元前267年,秦悼太子质于魏。

公元前250年,秦子异人质于赵。

公元前243年,秦质子于赵。

★赵国出质者凡五:

公元前270年,赵公子吾◆质于秦。

公元前265年,赵长安君质于齐。

公元前243年,赵太子春平君质于秦;赵平都侯质于秦。

公元前206年,赵孝成王质于秦。

★韩国出质者凡三:

公元前315年,韩太子苍质于秦。

公元前301年,韩太子虮虱质于楚。

约公元前256年,韩投质于赵。

★魏国出质者凡六:

公元前336年,魏太子鸣质于齐;魏公子高质于楚;魏庞葱与太子质于赵。

公元前333年,魏董庆质于齐

公元前306年,魏太子越质于楚。

★齐国出质者凡二:

约公元前342年,齐张丑质于燕。

公元前301年,齐公子顺子质于赵。

另外,《史记•匈奴列传》载,燕有贤将,为质于胡,胡甚信之,但是,当时这种与少数民族的交质之事较为少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0033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