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因境内的青海湖而得名,面积72万平方公里,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青海是我国幅员面积最大的省;是人口密度最小的省;是海拔最高的省;是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省。青海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毗邻,是连接西藏、新疆与内地的纽带。省会为西宁市。
青海是农业区和牧区的分水岭,兼具了青藏高原、内陆干旱盆地和黄土高原的三种地形地貌,汇聚了大陆季风性气候、内陆干旱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的三种气候形态。
土地资源
青海畜牧业用地面积大、农业耕地少、林地比重低。根据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现有耕地面积58.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0.8%,其中,旱地占68.8%,水浇地占31.8%;草场面积4210.0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0%(可利用草场面积4081.46万公顷)。
境内南北纬度相差8度,东西绵延千余公里,地域差异极大,土地类型多样,垂直分异明显,大致以日月山、青南高原北部边缘为界,以西为牧区,以东为农耕区,自西而东,冰川、戈壁、沙漠、草地、水域、林地、耕地梯形分布,东部农业区形成川、浅、脑立体阶地,地块分散,难以连片开发集约利用。
东部耕地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90.8%,宜耕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海南台地、环青海湖地区及东部地区。全省有林地面积67.7万公顷,占0.9%。
以上内容参考:青海省人民政府网——地理和自然状况
属于中国,青海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西宁。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内陆,青海界于北纬31°36′-39°19′,东经89°35′-103°04′之间,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相接,西北部与新疆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毗连,东南部与四川接壤,位于四大地理区划的西北地区。
青海省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态势,西部海拔高峻,向东倾斜,呈梯型下降,东部地区为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地貌多样。
历史文化:
青海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青海有旧、中、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众多的宗教建筑群;历代的文物古迹;动物岩画和宗教岩画;悠扬的民歌“花儿”,奔放的藏族歌舞,抒情优美的土族民间舞蹈《安昭》、《纳顿》;民间佛教绘塑“热贡艺术”,藏族卷轴画“唐卡艺术”,酥油花艺术;独具特色的民间刺绣。
青海在刚察县、共和县及海晏县交界处,属于青海省。
青海湖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既是连接青海省东部、西部和青南地区的枢纽地带,又是通达甘肃省河西走廊、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要通道。
青海湖流域亦称青海湖盆地。其四周分界线为:东至日月山脊与西宁市所属湟源县相连;西临阿木尼尼库山与柴达木盆地、哈拉湖盆地相接;北至大通山山脊与大通河流域分界;南至青海南山山脊与茶卡一共和盆地分界,土地总面积29661km。
流域地貌
青海湖流域整体轮廓呈椭圆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是一个封闭的内陆盆地,其水体形状很像一只“翱翔的雄鹰”。四周山峦起伏,河流纵横。
北部为大通山,东部日月山是青海省农业区与牧业区的分水岭,西部高原丘陵带与柴达木盆地相接,周围山峰多在海拔4000m以上,最高处为西北部海拔5291m的岗格尔肖合力山。从相对高度2000m左右的山岭到湖面之间,环带状发育着宽窄不一的侵蚀构造地貌、堆积地貌和风积地貌。
以上内容参考 青海湖景区管理局-青海湖流域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