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有什么特色美食小吃?

猎豹的速度2023-03-07  14

一:长沙臭豆腐

长沙臭豆腐是长沙的传统特色名吃,长沙当地人称之为臭干子。臭豆腐是用黄豆为原料,经过筛选、脱壳、浸泡、磨浆、发酵等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经过油炸之后,外焦里嫩,配上料汁,味道更是鲜而香辣,闻着有一股臭味,但是咬一口就会发现又有余香,很是诱人。

二:糖油粑粑

糖油粑粑是湖南长沙的传统名吃,是由糯米粉和红糖制成的。将水磨糯米粉揉成面团,然后做成小饼,放在平底锅中煎至金黄,然后淋上红糖水即可,吃起来香甜软糯。在长沙,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对糖油粑粑爱不释手。

三:长沙米粉

长沙米粉是湖南长沙的传统小吃,是长沙市民最爱的小吃之一。长沙米粉分为两种,一种是圆粉,一种是扁粉,不过由于扁粉更容易入味,所以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吃扁粉。吃米粉需要配上汤料,一般汤料是由肉丝和猪骨汤配上酱油等调味料调制而成,吃起来汤鲜味美。

四:长沙糕点

长沙生产糕点的历史很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就有几百年,而且品种繁多,每年春节期间,各家作坊都会生产各种糕点,有八宝、猪油、桂花、枣泥、火腿、香肠等几十个品种,看起来细腻油润,吃起来软糯清香。

五:德园包子

德园包子是长沙地区的传统名小吃,德园是一家创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门店,德园包子分甜口和咸口两种,甜口的为糖馅,咸口的是用猪肉、香菇、笋干、葱姜和冻油一起调制而成,吃起来鲜香味美,油而不腻。在长沙,只要说到包子,人人都知道德园,一直以来都很受欢迎。

六:口味虾

口味虾又叫麻辣小龙虾,在长沙的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长沙人对口味虾的喜爱可以用疯狂来形容,特别是夏天的夜晚,各家大排档和夜宵店里,几乎每一桌上都会有一群人在张牙舞爪得吃着一盘盘的小龙虾,如果说去外面吃夜宵不吃口味虾,长沙人宁愿不出门,他们就是这么爱吃。

长沙的特色小吃有长沙臭豆腐、口味虾、糖油粑粑、黄鸭叫、德园包子、麻辣子鸡、杨裕兴、宁乡兰花干子、灯芯糕、紫苏酸枣粒、唆螺。

1、糖油粑粑

糖油粑粑是长沙极具传统特色的美味小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糖油粑粑的制作工艺精细考究。选用优质的糯米为主要原料,再配以白糖,红糖,蜂蜜等熬制而成的糖汁,所制作出来的糖油粑粑金黄脆嫩,甜而不腻,色香诱人,十分美味。

2、长沙臭豆腐

提起长沙,就会想到长沙的臭豆腐,长沙臭豆腐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相传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臭豆腐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选用优质的黄豆为主要原料,在经过传统的制作工艺制作成豆腐,然后切块发酵,最后还要油炸,加卤等制作工艺,食用的时候放入辣椒油,酱油,麻油等调料,吃起来外焦里脆,香辣可口。

3、口味虾

口味虾也是长沙的一大特色美食,很多演艺明星到长沙录制节目的时候,都会尝一尝长沙的口味虾。口味虾选用优质的龙虾为主要原料,再配以干红辣椒,植物油,花椒等等调料,制作出来的口味虾,色泽红亮,香辣鲜弄,十分美味。口味虾中还含有蛋白质,锌等丰富营养,还有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4、德园包子

德园包子是长沙的传统小吃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创始于清朝光绪年间。德园的包子制作工艺十分精细,选料也十分严格。选用优质的面粉为主要原料,在裹以调料,所制作出来的包子颜色白净,质地松软,吃起来油而不腻,十分美味。现在德园包子被列为长沙八大名包之一,品种多样,如果你到了长沙,一定要尝一尝德园的包子。

臭豆腐

众人皆知的臭豆腐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其最风光的时代可追溯到清宣统年间,慈禧太后赐名“青方”,使得臭豆腐立即名扬天下,据历史考证慈禧太后也有吃绍兴臭豆腐的嗜好,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长沙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有些人对它敬而远之,有些人则将吃它当成了一种嗜好。不得不提百年老店火宫殿,1958年,毛泽东到长沙视察时,还专门到火宫殿吃了一顿臭豆腐。除了火宫殿外,很多散落于民间小巷中的个人摊点味道也相当不错。

糖油粑粑

长沙小吃中最有名的,糖油粑粑要算一个了。走在长沙的大街小巷上,随时能闻到沁人心脾的糖油粑粑香味,看到炸糖油粑粑的摊点。只需一个火炉,一个锅子,一个小推车、一个木支架即可。尽管糖油粑粑造价便宜,主要原料是白面和蔗糖,但其制造工艺精细讲究,有特殊的制造过程。而且一定要趁热吃,要不变硬就失去了味道,所以吃糖油粑粑一定不能怕烫,而因在糖油里炸出,口味儿甜而不腻,但是有糖尿病者要慎重食用,加之是糯米制成,肠胃不好的人需要适量。

口味虾

口味虾是前几年兴起于长沙教育街、南门口等地的特色小吃,后来蔓延至全城乃至全省,至今长盛不衰。口味虾色艳、汤浓、味重、香辣无比,深受口味颇重的长沙人喜爱。起先,口味虾以夜宵的形式走上餐桌,现在在全长沙已经有不少的专营口味虾的特色餐馆,比较知名的有南门口的“四娭毑”、八一桥下的“盛记”、“梅园”等。

德园包子

提到包子,长沙人必称“德园”。德园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最初为一唐姓业主在八角亭附近开的一家夫妻店,取《左传》中“有德则乐,乐则能久”之意,名之“德园”。民国初年,几位失业官厨集资入伙,盘下几经易手却无建树的德园,迁店于黄兴路樊西巷口,以官府菜、点招来食客。因菜肴制作总有海味鲜货等上乘余料留下,为免浪费,故将其剁碎,拌入包点馅芯,谁知这竟使他们的包点风味异人,倍受垂青。德园包子皮薄馅大,富有弹性,糖馅由冰糖、玫瑰糖或桂花糖等拌成,香甜爽口肉馅则用上好瘦肉拌上香菇和冻油等调料,油而不腻。每天早上在德园包点店前买包子的人都会排成长龙,成为长沙街头一景。

刮凉粉

每当夏天来临之际,长沙街头的刮凉粉摊子陡然增多。白嫩光滑、如玉如缎的凉粉,像一座小小的堡垒,端端地放在纱笼里,旁边摆着酱油、醋、麻油、小葱、蒜末水、榨菜、干辣椒粉等调料,散发着诱人的光芒。

杨裕兴面条

杨裕兴面条口感柔韧,煮面条时讲究宽汤、清水、滚开汤料是用猪筒子骨加老母鸡炖成的从大众化本地人都爱点的肉丝面、酸辣面到高档的蟹黄、瑶柱面,一应俱全,料足味鲜。在杨裕兴面馆里吃面的客人从早到晚都很多。

麻辣仔鸡

麻辣仔鸡汤泡肚,令人常忆玉楼东。”这是清末曾国藩之孙、湘乡翰林曾广钧当年为玉楼东写下的名句,说的是玉楼东两道湘菜名菜“麻辣仔鸡”和“口蘑汤泡肚”。麻辣仔鸡是湘菜传统名菜,因有着尖红椒与青蒜装饰,使人见之思食。除了保证色泽美观,最关键的还是要在鸡肉过油时掌握好火候。才能使肉质外焦里嫩,口味麻辣鲜香。

姊妹团子

姊妹团子起源于20年代初,有一对姓姜的姐妹在火宫殿的圩场卖团子,她们做的.团子既好看又好吃,颜色瓷白,小巧玲珑,糖馅的甜香不腻,肉馅的鲜嫩可口,外面的皮糍糯柔软,姊妹团子从此出名。

黄鸭叫

黄鸭叫学名为黄颡鱼,该鱼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体长,腹平,体后部稍侧扁。头大且平扁,吻圆钝,口大,下位,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须四对,大多数种上颌须特别长。无鳞。背鳍和胸鳍均具发达的硬刺,刺活动时能发声。胸鳍短小。体青黄色,大多数种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各鳍灰黑带黄色。由于其能发出鸭子一般的叫声,通体黄色,因此得名黄鸭叫。在湖南湘江流域产出的该鱼最为精华,以此为食材做出的菜系是长沙人最爱的菜肴之一,深受全国各地美食家好评。

剁椒鱼头

严格来说,剁椒鱼头并非传统湘菜,其应该算创新后的湘菜,是近几年才创作出并红火起来的菜品。但毋庸置疑的是,它确是如今餐桌上最火的一道湘菜,也是湘菜的招牌代表。将胖鱼头洗净,剁开,将少量植物油和料酒,姜丝撒在鱼头上,均匀放入湖南剁椒,放入蒸笼,大火蒸10分钟,出锅,撒上小葱花,酸、辣、鲜、滑。特别是这个辣,让你辣得过瘾,顺带可品出鱼的鲜来,特别是剁椒的汁水渗到鱼头上,简直妙不可言!剁椒鱼头在长沙任何一个餐厅基本上都能吃到,关键是看你接受辣的程度是多少。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990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