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津在哪

异体字2023-03-06  33

云南

盐津县自古为中原入滇要道,石门关有秦开“五尺遣”、“唐袁滋摩崖”、“僰人悬棺”、“古城堡”等遗迹。县城依山傍水,是川滇交通枢纽,有‘小山城”之称,境内林茂物丰,是省杉木基地县之一:盛产山货药材,兰花种类繁多,乌骨鸡药用价位高;石灰石、无烟煤、水力资源丰富,是一个待开发的山区县。

位置面积盐津位于云南省东北部边缘与四川交界处,地处东经104度00’一104度2’、北纬27度49’一28度24’之间。东北与四川筠连、高县、宜宾三县接壤,南靠彝良县,西北与大关、永善、腰江三县毗邻,北与水富县联界。县城盐井镇南距省会昆明市650公里,距昭通行署驻地昭通市145公里。县境东西最大横距43.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1.75公里。总面积2,029.83平方公里。其中,高二半山区(海拔1,200米以上)占总面积的23.5%;半山区(海拔300一1,200米)占总面积的45.5%;矮山河谷区(海拔800米以下)占总面积的31%。1984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37人。

建置沿革盐津系出城北渡口曾有盐井产盐得名。古为白子国地,居住焚人。夏商属梁州域。周封窦地甸,战国后期,李冰回修焚道,选道经盐津。秦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一年(公元前220~216年),秦派常颇开凿“五尺道”后,盐津为秦蜀郡辖地。西汉时属健为郡南广县,蜀汉时属朱提郡南广县。晋至五代为南广郡地,隋朝时,先属恭州(今昭通)开边县,大业元年(605年)改属协州。唐武德元年(618年)隶戎州(今宜宾)开边县,天宝十年(751年)为南诏暴部地,贞元十年(974年)袁滋持节册南诏后,隶西川节度开边县。宋时为东暴乌蒙府石门县。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为乌撒乌蒙宣慰司石门道。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属四川川南道乌蒙府石门县。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归流,次年置云南乌蒙府大关厅。1731年改名昭通府大关厅盐井渡巡检。民国2年(1913年)改设大关县:民国6年(1917年)从大关县中分设盐津县,民国32年(1943年)属昭通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1950年4月5日,盐津解放。1958年11月28日并入大关县;1961年4月28日复置盐津县至今。

盐津县是云南省昭通市下辖县,因曾拥有盐井产盐并设渡口渡汛而得名,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在东经103˚59´18˝~104˚27´50˝、北纬27˚49´11˝~28˚24´38˝之间。地处滇东北云川交界处,居 昭通、 宜宾两市之中部,东北与四川 筠连、 高县、宜宾三县接壤,南连云南 彝良,西与云南 大关、 永善、 绥江三县毗邻,北与水富县接界。属温带季风气候。

盐津县古为僰人居住地。夏商周三代属梁州域,后几易其隶属。公元587年置开边县,治所今 滩头乡集镇所在地。1727年改土归流,盐津归属乌蒙府大关厅。1917年正式设县,定名为盐津。盐津县盛产山货药材, 兰花种类繁多,乌骨鸡药用价位高;石灰石、无烟煤、水力资源丰富,是一个待开发的山区县。

盐津县有人口38.8万人(2016年末常住人口)[1],辖6镇4乡,面积2096平方公里[2]。

盐津县有秦开“五尺道”、“唐袁滋摩崖”、“ 僰人悬棺”、“古城堡”等遗迹,曾获得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3]称号。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912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