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三公意思:世:父子相继;三公:执掌朝政的大臣。指世代官居高位。
四世三公读音:sì shì sān gōng。
四世三公出处:《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记载:汉代袁安在汉章帝刘炟时为司徒,儿子袁敞为司空,孙子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称“四世三公”。
四世三公例句
1、袁绍四世三公,雄踞河朔,名震天下,实力强盛,并且能折节下士。
2、袁绍凭借他“四世三公”的这样一个优势,一个家族的优势,结交了很多的人,做出一副折节下士、礼贤下士的样子,干什么呢?
3、比如袁绍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所以他振臂一呼马上就拥有了极强的实力。
4、有以中常侍张让为首的阉宦一党以袁槐、杨彪四世三公为首的朝臣世家一党以何进为首的外戚一党还有王允、蔡邑、郑玄、皇甫嵩等清流人士为首的北军、清流派。
”四世三公“原意就是指袁绍这个家族有四代人连续地担任了“三公”的职务。
因袁绍高祖父袁安为章帝时司徒、曾祖父袁敞为安帝时司空、祖父袁汤为桓帝时太尉、其父袁逢为献帝时司空、其叔父袁隗为献帝时司徒,所以四个世代中(自高祖父、曾祖父、祖父及迄其父共四世)均出现过担任三公(司徒、司空、太尉)职位的人物,故称袁绍的家世为四世三公。
其出处为《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记载:汉代袁安在汉章帝刘炟时为司徒,儿子袁敞为司空,孙子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称“四世三公”。
“四世三公”现在意思是指世代官居高位。
读了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袁绍老是标榜自己是“四世三公”,所以别人的身份地位都比不上他,别人也应该对他们恭恭敬敬、客客气气的。
就连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也一直被袁绍嫌弃,说曹操不过就是个宦官之后,完全都不能跟他的“四世三公”相比。
四世三公到底是啥来头?四世三公总体的意思是指的是,四代人里,每一代都有人位居三公之位,因此我们得先弄明白什么是“三公”。是什么意思,这就涉及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制的问题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便设立三公九卿制。这里面的三公,便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他们的地位是百官当中最高的。
丞相统领百官,处理全国政事,相当于国务院总理;
太尉负责全国的内外军事事务,相当于现在的军委主席;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相当于现在的纪委书记;
汉朝建立后,借鉴了秦朝的许多制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丞相被改为司徒,太尉被改为司马(后来又改回太尉),御史大夫被改为司空,各自的权利和职责也做出了一些调整。
就这么的,汉朝时期的三公,分别是司徒、司空、司马(太尉),直接对皇帝负责军国大事,地位崇高,身份显赫,是无数人一生努力奋斗的最终目标。
这也就导致,有不少人通过一生的努力位列三公,突然的就失去奋斗的目标。因为不管他们在这个位置上再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也不可能更进一步。为此,汉朝又设立“三师”制度。
“三师”,分别是太傅、太师、太保,意思就是,只要你为国家为朝廷做出了巨大贡献,那就可以给皇帝当老师。如此一来,那些失去人生奋斗目标的人们,顿时又都来了精神,又开始想着如何成为三师,来给皇帝上课当老师了。
虽说三师在地位上高于三公,但三公没有实权,并无法对百官下达命令。
袁绍说的“四世三公”,指的是哪几个人不管是拥有实权的三公,还是能给皇帝上课当老师的三师,所拥有的影响力都是无法估量的,在一定时期甚至都可以影响皇帝的决策。
而袁绍的家族,可是一连四代,都有家族成员位居三公,而他们分别是:
袁绍的父亲袁逢担任司空,叔叔袁隗担任太傅;
袁逢的父亲袁汤,担任太尉;
袁汤的叔叔袁敞,担任司空;
袁敞的父亲袁安,担任司徒。
可以说,东汉的政治、经济、军事,都曾经被袁家控制过。
几代人都位居三公,那所拥有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更何况在汉朝,选拔人才的方式还是察举制。
察举制的意思就是,由各地方的官员,或有名望的人来向朝廷推荐人才。当然了,有的人向朝廷推荐的是人才,但有的人推荐的,却是自己的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