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开国君主。
子姓,名履,今人多称商汤,又称武汤、天乙、成汤、成唐,商代金文和甲骨文称为唐、成、大乙(太乙),原商部落首领,与有莘氏通婚后,任贤臣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以亳为前进据点,积极治国,准备灭夏朝。
当夏桀之时,夏王内政不修,外患不断,夏后氏的共主地位严重动摇。汤乘机起兵,首先攻灭葛(今河南宁陵北)及十多小国和部落。接着又克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今河南许昌东部)等小国。
经过11次战役,使得夏王朝空前的孤立无援,又利用有娀氏的反叛,起战车七十乘,必死之士六千人伐夏,在鸣条之战中击败夏桀,一举灭夏。由于商汤以武力灭夏,打破君王永定的说法,因而史称“贵族革命”。
汤建立商朝后,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展了统治区域,影响远至黄河上游,氐、羌部落都来纳贡归服 。
成汤在商代文字称为“唐”。在祭祀先祖时,殷商人也称呼成汤为“成”、“大(太)乙”。
家族背景
商族兴起于黄河故道下游的商丘。 商部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个部落的始祖叫契。传说契的母亲简狄洗澡,忽然发现燕子下了个蛋,吃了以后便怀孕生契。所以古代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
夏朝自孔甲继位为夏王以后,“事淫乱”(《史记·夏本纪》),不理朝政,专事打猎玩乐,使得人民怨恨,诸侯反叛。由于国力衰弱,也无法控制各诸侯国势力的发展。
在夏朝的诸侯方国中,商国自上甲灭有易以后,势力逐渐发展壮大。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促使商族由氏族制过渡到奴隶制。为了向外发展势力,掠夺更多的奴隶和财物,到了主癸时,商国已是一个具有国王权力的大诸侯国了。
商朝之所以被称为“成汤”和“殷商”,是因为成汤率军打败荒淫无道的夏桀,建立了商朝。他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使人民生活稳定,国民富强,因此商朝被称为成汤。商朝自建立之后,由于受到河患和战乱影响,国都频繁迁移。直到盘庚迁殷以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被称为“殷商”。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先商”、“早商”、“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成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姓子,名履,又名天乙,乃舜巨契之第十四代后裔。初居于亳地(今河南省商丘县)为夏代之诸侯。 当时夏桀暴虐,生民涂炭,成汤上应天意,下顺民心,终于放逐夏桀在南巢,就在亳即位,国号为商,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因商朝曾在殷建都,所以商朝又称殷商。成汤为商国君主17年,建立商朝后称王在位12年。因为成汤灭夏朝而创立了商朝,所以人们常用成汤社稷或成汤江山代指商朝统治的时期和范围。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左右, 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