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导电部分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一个导电部件与设备及易接触表面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测量的最短空间距离.沿绝缘表面放电的距离即泄漏距离也称爬电距离,简称爬距。
爬距=表面距离/系统最高电压.根据污秽程度不同,
爬的意思,可以看做一个蚂蚁从一个带电体走到另一个带电体的必须经过最短的路程,就是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是一个带翅膀的蚂蚁,飞的最短距离。
国标里有具体规定,不同形状的绝缘,爬电距离的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
在GB/T 2900.18-1992 电工术语 低压电器 标准中对爬电距离有这样的定义:爬电距离 具有电位差的两导电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此带电区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爬距=表面距离/系统最高电压所谓爬电距离,一般是指绝缘子伞状绝缘的背面部分沿着绝缘表面的距离。
考虑到下雨时绝缘子上部表面会失去绝缘,此时只能靠绝缘子背面淋不上雨的部分来起到绝缘作用,为了加大这部分的绝缘,一般都要设置几个波状突起,以增加背面不淋雨部分的表面距离,这个距离就是绝缘子的爬电距离。
首先有个爬电比距,根据所处环境污秽等级不同,分为0~4级。三级污秽的时候,发电厂变电站内设备的爬电比距是2.88cm/kV。(基于额定电压)
其次需要设备的额定电压。比如是220kV。
那么,爬电距离就是2.88cm/kVX220kV=6336mm 。也就是说,我们要求这个设备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的爬电距离应大于6336mm。
爬电距离指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的带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