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僧的意思是,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隐隐于市、卧虎藏龙、高手在民间的意思。
少林扫地僧也被叫做无名老僧,最早来自于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武功高强的老僧,此人常年隐居于少林藏经阁内,习得武功藏经阁内经书,并且熟知逍遥派武学,日常在扫地,就像一个无名小卒一样的扫地。由此我们将“扫地僧”一词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平淡无奇,实际上却是个绝世高手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隐隐于市、卧虎藏龙、高手在民间的意思。
扫地僧见证了少林派半个世纪来发生的事迹,仅在小说第四十三章中倏然而出,根据自述,在藏经阁中约有四十多年,藏经阁所发生之事也全都看在眼里,然而旁人对于他的存在却浑然不知。
在少室山举行的武林群雄大会中,扫地僧在少林寺藏经阁中出场,向萧峰等众人解说强行练习少林派七十二绝技之弊,又以一人之力对战萧远山、萧峰、慕容博、鸠摩智等武林高手,轻松收服萧远山、慕容博两人,之后将他们的内伤治愈,以佛法化解两人恩怨,二人经点化后大彻大悟,冰释前嫌,并拜其为师,皈依佛门,回归正道。
扫地僧在萧远山父子与慕容博父子相遇时现身,对于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和天竺僧波罗星窃取少林派绝技之事,点出他们在佛法心性修为不足之下强行练习上乘武功,造成他们身体上的隐疾,并以过去沉迷武学的玄澄大师未听取他三次提醒以至经脉尽断为例,劝谏众人。
当慕容博与萧远山欲互相血拼时,扫地僧先后将两人打至断气作龟息之眠,再透过阴阳互济让他们互相化解对方的内伤起死回生。
小说描述:「一个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拿著一把扫帚,正在弓身扫地。这僧人年纪不少,稀稀疏疏的几根长须已然全白」、「不知是四十二年,还是四十三年」,可见为半路出家。
然而少林僧人从未去注意到扫地僧,就连萧远山父子、慕容博父子一直到扫地僧说话才有所察觉,武功实在是高深莫测。
扫地僧比喻具有极高技艺却深藏不露的人的代名词。
少林扫地僧或称无名老僧,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武功极高的高僧,隐居于少林藏经阁,所习武功为藏经阁内经书,熟知逍遥派武学,日常功课是扫地。
因此大家将“扫地僧”一词引申为指代那些表面上平平无奇的人实际上是个绝世高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隐隐于市、卧虎藏龙、高手在民间的意思。
“扫地僧”特质:
1、平平无奇的相貌,存在感低,让人万万想不到他居然是个有两把刷子的高手。
2、过硬的一生本领,一使出来就绝对能亮瞎众人的绝活,让人服气。
出处:
少林扫地僧也被叫做无名老僧,最早来自于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武功高强的老僧,此人常年隐居于少林藏经阁内,习得武功藏经阁内经书,并且熟知逍遥派武学,日常在扫地,就像一个无名小卒一样的扫地。
由此扫地僧通常要么是相貌平平,要么表面地位低下,存在感低,很难让人联想到他有过硬的本领,一旦拿出自己的绝学,都能让人亮瞎眼睛,感到诧异。
扫地僧武功深不可测,《天龙八部》中的第一高手,即便二挂、三老、四绝,也不能取胜扫地僧。而这些人正是绝顶高手。
二挂:段誉和虚竹;三老:无崖子、李秋水、天山童姥;四绝:萧峰、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这些人之中,能与扫地僧奋力一战的,只有萧峰。
当初少林寺藏经阁,萧峰曾与扫地僧一战,而且也得到扫地僧的夸奖。萧峰用降龙十八掌,将扫地僧打吐血,当时扫地僧说道:降龙十八掌好俊的功夫,果然是天下第一。
扫地僧是何许人也?许多朋友猜测,扫地僧就是无崖子的师父逍遥子,到底是不是呢?下面我来剖析一下。
扫地僧的身份,极有可能就是逍遥子!
1、武功
扫地僧的武功有多强,观众都是有目共睹的,能够秒杀萧远山和慕容博,这功力的高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啦。
2、医术
运用医术,让萧远山和慕容博“起死回生”,我们都知道无崖子也精通医术,而扫地僧同时也精通医术,这说明什么问题呢?无崖子的徒孙薛慕华,《天龙八部》里号称阎王敌,意思就是说他医术精妙。
三个人连起来,可以看出什么吗?扫地僧、无崖子、薛慕华,三个人都会医术,不感觉太巧了吗?
3、眼光
当初少林寺的时候,扫地僧揭穿鸠摩智,称他的七十二绝技,是用小无相功催动的。仅仅一眼,就看破。
小无相功是逍遥派的绝学,为什么扫地僧会知道?而且逍遥派极其的隐秘,江湖中人知者甚少,隐居少林的扫地僧怎么知道呢?而且这个时候,他已经在少林寺四十年左右啦。按常理来说,一个掌管藏经阁的扫地僧人,怎么会关心外界的事情呢?不是应该吃斋念佛吗?出家人讲究四大皆空,外界的一切,自然与扫地僧无关。
原因只有一个,扫地僧出家之前,就是无崖子。而且金庸先生,没有安排虚竹和扫地僧见面的原因或许就是这个吧。
虚竹是逍遥派掌门,熟知逍遥派功夫,如果见到扫地僧,那么虚竹岂会不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