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文正的叫法,是文学作品对他的褒奖。三侠五义中写道:宁老先生给包公起了个官名。一个拯字,取意将来可拯民于水火之中,起字文正,取其文与正,岂不是政字么,言其将来理国政,必为治世良臣之意。
包拯本字希仁,小说中将其改为文正,自然是为了颂扬他,戏剧也采用了此说,于是包文正之名便叫开了。
包拯的作品有什么
包拯有奏议十五卷,今存包孝肃公奏议,包拯集收入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第427册,历朝都有翻刻本出版行世,深受后世研究者的重视。
包孝肃公奏议几乎囊括了包拯一生中所有的奏折,陈表和各种各样的建议、意见,全面呈现了包拯的政治主张和他的阅世态度,尤其他关于反对增加农民负担和精兵简政的建议,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及现实意义。
包文正即包拯“包文正”的叫法,是文学作品对他的褒奖,《三侠五义》中写道:“宁老先生给包公起了个官名。一个‘拯’字,取意将来可拯民于水火之中,起字‘文正’,取其‘文’与‘正’,岂不是‘政’字么,言其将来理国政,必为治世良臣之意。”包拯本字“希仁”,小说中将其改为“文正”,自然是为了颂扬他,戏剧也采用了此说,于是“包文正”之名便叫开了。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谥孝肃,汉族,北宋庐州府合肥(今肥东县)包村人。他28岁中进士,曾先后任天长、端州、赢州、扬州、庐州、池州、开封等地知县、知府,出使过契丹,还在刑部、兵部任过职,在财政部门做过副使、转运使、三司使,在监察部门做过御使、谏议大夫,最后做到枢密副使,成为朝廷的宰辅。至和三年(1056年),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当时流传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赞誉[1] 。死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孝肃。他当过的天章阁待制和龙图阁直学士使他有了“包待制”、“包龙图”的雅称。老百姓更喜欢直呼“包公”,“包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