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亦作“过份”。超越本分。
1、《东观汉记·郑璩传》:“臣斗筲之小吏,擢在察视之官,职任过分,当刺邪矫枉。”
2、白居易《自问此心呈诸老伴》诗:“心未曾求过分事,身常少有不安心。”
二、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
1、《宋书·范晔传》:“麝本多忌,过分必害。”
2、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但仙姑不过举口之劳,偏执意作难,一味花言巧语,这样拿腔做势,未免太过分了!”
3、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他又不曾受用过分了,又是出家的人。”
三、谓享受太过。
过份的拼音:guò fèn。解释:同过分,超越本分。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
引证解释:
《东观汉记郑璩传》:“臣斗筲之小吏,擢在察视之官,职任过份,当刺邪矫枉。”
白居易《自问此心呈诸老伴》:“心未曾求过份事,身常少有不安心。”
楼钥《送从弟叔韶尉东阳》:“立节毋务奇,躐等恐成僭。外物思过份,检身但多欠。”
单独字义:
过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古字形由表示行动的“止”或“辵(chuò)”以及表音的“冎(guǎ)”组成。“过”本义指经过、走过,又泛指空间或时间的转移,引申对某事物进行处理。此外“过”还有超过、过分、过失、过程等一系列意义。
份,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fèn,最早见于甲骨文。“份”的基本含义为整体里的一部分,如:人人有份。“份”的引申含义为限度,程度。如:份量。
过份拼音拼写是guò fèn。
过份意思是超过了自己应该占有的那部分。过份的“份”的含义,在这儿偏向更强调在整体中的组成部分。超出范围要求别人。过份出自朱自清《背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份,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例句:
1、格罗斯曼说,这虽然不是什么需要过份担心的事,但是人们应该知道他们的信息去了哪里。
2、但是过份强调气候变化是驱动因素也有同样的危险,例如,如果它把资金从研究其他帮助传播疾病的关键因素的研究那里调走。
3、她相信她已经尽了自己的责任,至于要她为那些无法避免的害处去忧闷,或者是过份焦虑,那她可办不到。
4、你可以制定交易策略,一夜之后赚取大量金钱,然后花费数月或者数年时间去发现它到底是真实的金钱还是运气还是过份的风险承担。
5、女人最重要的是能自立,这样无论是婚前还是婚后,从心理上还是从物质上,都能做到不去过份的依赖男人,就可以靠自己从从容容的过生活。
6、全世界的儿童都过份喜爱一些相同的卡通人物,这些人物告诉他们吃什么、喝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