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 不 可 失
【拼音】: jī bù kě shī
【解释】: 机:机 会;时:时 机。好 的 时 机 不 可 放 过,失 掉 了 不 会 再 来。
【出处】: 五 代 · 安 重 荣《上 石 敬 瑭 表》:“须 知 机 不 可 失,时 不 再 来。”
【举例造句】: 机 不 可 失,这 正 是 革 命 力 量 重 新 振 兴 之 时。 ★ 耿 可 员《孙 中 山 与 宋 庆 龄》第 五 场
【拼音代码】: j b k s
【近义词】: 时 不 可 失、时 不 我 待
【反义词】: 丧 失 良 机、错 过 良 机
【歇后语】: 启 航 赶 上 了 顺 船 风
【灯谜】: 航 空 安 全 保 险
【用法】: 作宾语、分句;常与“时 不 再 来”连用
【英文】: Don't let slip an opportunity
【故事】: 唐 朝 初 年,东 突 厥 人 侵 忧 大 唐 北 部 边 境,唐 太 宗 命 李 靖 前 去 征 讨,李 靖 大 胜,东 突 厥 的 首 领 不 得 不 向 唐 求 和。唐 太 宗 表 面 答 应 他 求 和,李 靖 也 认 为 要“兵 贵 神 速,机 不 可 失”,于 是 发 起 进 攻,全 歼 东 突 厥 的 军 队。
2、时 不 再 来
【拼音】: shí bù zài lái
【解释】: 时:时 机。时 机 错 过 就 不 会 再 来 了。指 行 事 不 要 放 过 时 机。
【出处】: 《国 语 · 越 语 下》:“得 时 无 怠,时 不 再 来,天 予 不 取,反 为 之 灾。”
【举例造句】: 事 机 一 失,时 不 再 来,惟 望 宸 断。 ★ 清 · 陈 忱《水 浒 后 传》第 七 回
【拼音代码】: s b z l
【近义词】: 机 不 可 失、时 不 我 待
【歇后语】: 机 不 可 失
【用法】: 作宾语、分句;指 行 事 不 要 放 过 时 机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读作:jī bù kě shī,shí bù zài lái,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其实是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是时机难得,必须抓紧,一旦错过了就不可能在重来。扩展资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出处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词是出自《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仰认睿智,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难以违 拒,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用法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句子中一般用作宾语或分句,用于比喻时机难得,不能放过。造句示例:
1、我建议你去试一试,毕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2、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因此你们一定要更果敢一点。
3、我们大家都明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把握住每一个机会是多么的重要。
上面为同学们解释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意思,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jī bù kě shī,shí bù zài lái,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作宾语、分句用;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
《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其如天道人心,难以违拒,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译文:它就像天道人心,难以抗拒和违背,须知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
例句:
1、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你们还在犹豫什么呢?
2、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望大家互相转告!
扩展资料:
成语故事:
唐朝初年,高祖李渊为平定天下,委派将军李靖攻打蜀郡的萧铣。李靖的决断对这一场战役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萧铣得到李靖大举进攻的情报,先吃一惊,继之一笑,与部将道:“深秋蜀地,寒气逼人,三峡天险,山高路陡,任李靖如何神通广大,他那几十万兵马难道都能插翅越江?他们不过虚张声势罢了,不必多虑!”各部将心中安定,也就放松了警惕。
李靖率三军经长途跋涉,来到长江边。九月蜀地的长江,波涌浪急,奔腾咆哮。见此,一位部下建议:“水激山险,将士疲惫,不如稍作休整,待江水退去,再过江不迟。”
秋风袭来,吹动李靖的衣襟。他站在高处,满目滔滔江水。李靖回转身来,注视着将领们,语气坚定地兑:“现在一定要渡江!”他看着众位不解的眼神,继续说道:“兵贵神速,机不可失。
我们的到来很突然。萧铣尚未察觉并且以为我们被江水阻隔.不可能立即进攻。我们必须趁江水迅涨的大好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猛攻。这才是用兵的上策!”
良策得到了事实的证明。在李靖指挥下.将士们攻下夷陵,杀敌数万,掳船四百余艘。然后乘胜占领江陵,直逼蜀郡。在势如破竹的李靖军队面前,萧铣不得不俯首听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