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万里(1911年8月20日—2001年8月27日),中国著名水利工程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近代著名教育家、革命家黄炎培第三子,早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后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工程博士学位,是第一个获得该校工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曾因反对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而被错划为右派。黄万里一生主要反对过两项水利工程,一是三门峡工程,另外是三峡工程。2001年8月27日病逝于北京。
黄万里,祖籍为原川沙县(今上海),是著名教育家、革命家黄炎培第三子;1924年黄万里入无锡实业学校学习,1927年进入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1932年毕业。1933年任杭江铁路见习工程师,参与江山江铁桥的建造。
“如果我不懂水利,我可以对一些错误做法不作任何评论,别人对我无可指责。但我确实是学这一行的,而且搞了一辈子水利,我不说真话,就是犯罪。治理江河涉及的可都是人命关天、子孙万代的大事!”黄万里(1911年8月20日-2001年8月27日),出生于川沙县(今上海),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中国著名水利工程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
近代著名教育家、革命家黄炎培第三子。
黄万里因反对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而被错划成右派,也反对过三峡工程,主要著作有《黄万里文集》《治水吟草》等。
众人皆醉他独醒,入江成鲲九万里。
作为一个当时有独立思想的学者,最遗憾莫过于他的想法无人采纳。他是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学专家,是第一个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工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说起黄万里可能想到的只有两件事情,第一件是三门峡工程,第二件就是三峡工程,他只身坚守正义,一直坚决反对这两项工程。却终究没能以一己之力,阻挡历史的车轮。随着历史的车轮倾轧而过,他终究在2001年溘然长逝,而即便是在临终之前,他念到的也只有一句话,三峡不能建啊!
他踽踽独行在这条黄河里,风浪太大没有人听得到他的声音。他无数次敲击水面,收获的是永远的寂静。他一直在反对建设三门峡水库,虽然最后三门峡水库依旧建立起来,但结果却是小洪水酿成大水灾,几百万亩良田绝收,几百万人受灾。但他也没有放弃,在困境中继续坚持自己独立的思想与人格。
恐怕黄河之痛,是他一生之痛,而他的命运也让黄河不得不叹息。这位一直投身于长江黄河的学者,当代的大禹,一直不被允许介入水利工作的前沿,在三峡工程进行论证的时候,他也只能靠自己几十年估测的数据推断。他终其一生醉心江河却一生郁郁,敢讲真话却无人倾听,有雄心壮志却无法实施。
但他依然教育子女——戒骄戒躁,要喷出热血的爱人,在科技领域最应该做的就是平凡的工作,最不怕的应艰苦的生活,要不惧怕寂寞,敢于向孤独挑战,知识宽阔,基础要深厚,思路要开放,敢想人之所想,也不人云亦云。
他是孤独的黄河鲲,在他逝世后的多年,他终于翱翔在九天之上,乘风破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