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在室外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什么物态变化

抖音怎么找人2023-02-18  23

白气是小水珠,所以是液化,物质由气相转变为液相的过程。

液化是放热过程,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任何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液化的两种主要方式:

方式一:降低温度(一切气体一切温度);

方式二:压缩体积(某些气体一定温度<一般为常温,特殊的须先降温再压缩体积>)。

扩展资料

水蒸气是看不到的,这些所谓的“白气”是小水珠,周围的空气遇到雪糕,温度马上降低,液化成小水珠;热汤的“白气”,是因为热的水蒸气跟空气相遇,液化形成的。所以这两种“白气”是一样的原理。区别在于温度不同。

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和水烧开后喷出的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冬天里因为水蒸气是从人体带着热量出来的,当你哈气时,从口里出来的水蒸气突然遇到外冷发生液化, 液化成细小液滴,由气态变为液态,变成细小液滴悬浮在空中。

舞台上的白气是干冰的升华。

将适当的干冰撒在舞台的合适位置,干冰会很快发生升华,而大量的干冰升华需要从舞台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随着干冰的升华,舞台周围的温度将迅速下降,此时舞台周围的大量水蒸气遇冷就液化成小水珠,大量的小水珠飘荡在舞台就形成了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了。

干冰的使用历史:

干冰被成功地工业性大量生产是在1925年的美国设立的干冰股份有限公司。当时将制成的成品命名为干冰,但其正式的名称叫固体二氧化碳。1928年日本从干冰股份有限公司得到了制造销售权,成立了日本干冰株式会社,也就是昭和碳酸株式会社的前身。

干冰广泛用于舞台、剧场、影视、婚庆、庆典、晚会等制作云海效果,全国及全世界用干冰制作特效的经典剧目不计其数。

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放热外界。有两种实现液化的方法,一种是降低温度,另一种是压缩体积。临界温度是气体可以液化的最高温度。

白气是液化现象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体的过程称为液化。

液化的转变过程中需要放热,“白气”并非水蒸气,而是小水珠,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夏天打开冰箱所看到的“白气”也是因为冰箱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冬天,嘴里呼出“白气”,是口腔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也是液化现象。

液化实现方式

1.液化的两种主要方式:方式一:降低温度(一切气体一切温度);方式二:压缩体积(某些气体一定温度<一般为常温,特殊的须先降温再压缩体积>)。

2.任何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也可以使某些气体液化(或两种方法兼用)。

3.降低温度的方法是万能的,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但压缩体积时,如果气体温度高于其临界温度,则无法压缩使其液化。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791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