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度测量方法如下:
1、大部分都是用塞尺测量。塞尺用于填充整个工件边缘,以获得测量数据。这种方法弊端很大,因为塞尺塞不进工件中间,导致中间部分的数据测不出来。而且塞尺容易刮伤工件,尤其是玻璃工件,更容易刮伤。
2、影像测量仪测量,影像测量仪通过自动光学聚焦扫描测量。图像测量仪虽然能达到要求的测量结果,但效率较慢。汽车刹车片、气缸盖、玻璃盖板、刹车片钢化膜、手机等。,在工厂里大规模生产,而且都是全检,所以要求测量速度高。
3、接触探针测量。接触探针测量是通过用探针直接接触工件来进行的。探头测量法的精度比成像仪测量更精确,但探头的测量效率相对较慢。而且用探头测量一些软性材料或者容易划伤的工件,容易导致工件变形。探头的测量精度很高,但是测量效率不是特别快。
平整度是指基板的宏观凹凸高度与理想平面的偏差。平面度测量是指被测实际表面与其理想平面的偏差。
平面度测量的常用方法有如下几种:
1、平晶干涉法:用光学平晶的工作面体现理想平面,直接以干涉条纹的弯曲程度确定被测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主要用于测量小平面,如量规的工作面和千分尺测头测量面的平面度误差。
平面是由直线组成的,因此直线度测量中直尺法、光学准直法、光学自准直法、重力法等也适用于测量平面度误差。测量平面度时,先测出若干截面的直线度。
再把各测点的量值按平面度公差带定义(见形位公差)利用图解法或计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即可得出平面度误差。也有利用光波干涉法和平板涂色法测量平面误差的。
2、打表测量法:打表测量法是将被测零件和测微计放在标准平板上,以标准平板作为测量基准面,用测微计沿实际表面逐点或沿几条直线方向进行测量。打表测量法按评定基准面分为三点法和对角线法:三点法是用被测实际表面上相距最远的三点所决定的理想平面作为评定基准面。
实测时先将被测实际表面上相距最远的三点调整到与标准平板等高;对角线法实测时先将实际表面上的四个角点按对角线调整到两两等高。然后用测微计进行测量,测微计在整个实际表面上测得的最大变动量即为该实际表面的平面度误差。
3、液平面法:液平面法是用液平面作为测量基准面,液平面由 “连通罐”内的液面构成,然后用传感器进行测量。此法主要用于测量大平面的平面度误差。
4、光束平面法:光束平面法是采用准值望远镜和瞄准靶镜进行测量,选择实际表面上相距最远的三个点形成的光束平面作为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基准面。
5、激光平面度测量仪:激光平面度测量仪用于测量大型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平面度测量现场。
6、利用数据采集仪连接百分表测量平面度误差的方法。
测量仪器:偏摆仪、百分表、数据采集仪。
测量原理:数据采集仪可从百分表中实时读取数据,并进行平面度误差的计算与分析,平面度误差计算工式已嵌入我们的数据采集仪软件中,完全不需要人工去计算繁琐的数据,可以大大提高测量的准确率。
扩展资料:
平面度与公差原则关系 :
两大公差原则 :独立原则和包容原则
一、独立原则:尺寸公差与形状公差之间是独立的
二、包容原则:尺寸公差与形状公差之间是有关联的
平面度误差的评定方法有:三远点法、对角线法、最小二乘法和最小区域法等四种。
1、三远点法:是以通过实际被测表面上相距最远的三点所组成的平面作为评定基准面,以平行于此基准面,且具有最小距离的两包容平面间的距离作为平面度误差值。
2、对角线法:是以通过实际被测表面上的一条对角线,且平行于另一条对角线所作的评定基准面,以平行于此基准面且具有最小距离的两包容平面间的距离作为平面度误差值。
3、最小二乘法:是以实际被测表面的最小二乘平面作为评定基准面,以平行于最小二乘平面,且具有最小距离的两包容平面间的距离作为平面度误差值。最小二乘平面是使实际被测表面上各点与该平面的距离的平方和为最小的平面。此法计算较为复杂,一般均需计算机处理。
4、最小区域法:是以包容实际被测表面的最小包容区域的宽度作为平面度误差值,是符合平面度误差定义的评定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面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