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即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是通过信源发出的模拟信号经过数字终端的信源编码成为数字信号,终端发出的数字信号经过信道编码变成适合与信道传输的数字信号,然后由调制解调器把信号调制到系统所使用的数字信道上,经过相反的变换最终传送到信宿。数字通信以其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等特点,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网中的最主要的通信技术基础,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网的各种通信系统。
(二)程控交换技术
程控交换技术是指人们用专门的计算机根据需要把预先编好的程序存入计算机后完成通信中的各种交换。以程控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数字交换机处理速度快,体积小,容量大,灵活性强,服务功能多,便于改变交换机功能,便于建设智能网,向用户提供更多,更方便的电话服务,还能实现传真,数据,图像通信等交换,它由程序控制,是由时分复用网络进行物理上电路交换的一种电话接续交换设备。常见结构有集中控制、分散控制或两者结合。技术指标有很多,主要为BHCA/呼损接通率,无故障间隔时间等。
(三)信息传输技术(计算机传输)
主要是指一台计算机向远程的另一台计算机或传真机发送传真、一台计算机接收远程计算机或传真机发送的传真、两台计算机之间屏幕对话及两台计算机之间实现文件传输,即EDI(Electronic DataInterchange)技术。
(四)通信网络技术
通信网是一种由通信端点、节(结)点和传输链路相互有机地连接起来,以实现在两个或更多的规定通信端点之间提供连接或非连接传输的通信体系。通信网按功能与用途不同,一般可分为物理网、业务网和支撑管理网等三种。
(五)数据通信与数据网
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要在两地间传输信息必须有传输信道,根据传输媒体的不同,以有线与无线区分,但它们都是通过传输信道将数据终端与计算机联结起来,从而使不同地点的数据终端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六)宽带 IP 技术
IP over ATM的基本原理是将IP数据包在ATM层全部封装为ATM信元,以ATM信元形式在信道中传输。当网络中的交换机接收到一个IP数据包时,它首先根据IP数据包的IP地址通过某种机制进行路由地址处理,按路由转发。随后,按已计算的路由在ATM网上建立虚电路(VC),以后的IP数据包将在此虚电路VC上以直通(Cut-Through)方式传输,从而有效地解决IP路由器的瓶颈问题,并将IP包的转发速度提高到交换速度。
(七)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接入网可由三个接口界定,即网络侧经由SNI与业务节点相连,用户侧由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Q3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相连。传统以太网技术不属于接入网范畴,而属于用户驻地网(CPN)领域。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由局侧设备和用户侧设备组成。局侧位于小区内,用户侧位于居民楼内。这种技术有强大的网管功能,而且和传统以太网兼容,成本更低。
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通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样,现代通信就不光是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而且有人与计算机和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通信方式——数字通信迅速地发展起来了。
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不同,它是把文字、语言、图像等信息,经过数码转换变成一系列有电流和无电流的数字脉冲来达到通信的目的。
数字通信也可以说古已有之。古代的烽火信号就是利用烟火的“有”和“无”两种状态来表示敌情的有无;船舶夜航使用的灯火信号是通过一串或明或暗的灯光来进行通信联络。这“有”与“无”、“亮”与“暗”的状态用数字“1”与“0”表示,就可以说是数字通信的雏形。数字通信是一种既古老而又最新颖的通信方式。
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相比有很多优点。
数字通信通常是用二进制数字“1”和“0”来编码的,在通信过程中,有脉冲出现就是“1”,无脉冲就是“0”,只要干扰和失真的程度还没有把“有”变成“无”或“无”变成“有”,就可以用“再生器”对失真的脉冲整形,恢复它原来的波形,即“1”还是“1”,“0”还是“0”,编码还是原来的编码,而且传到遥远的终端也很少改变。因此,数字通信的抗干扰能力强,误差率低,传输质量高。
数字通信还便于信息的传输、储存、加工处理和同计算机连接,而通信与计算机的结合是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未来信息时代的基础结构。
有人说,数字通信是第二代电信技术。也有人认为,通信与计算机的结合,是继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创造、印刷术的发明、电信的开张以后的第五次信息(通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