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指会写文章的读书人。
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张修林在《谈文人》一文中对“文人”作如下定义:并非写文章的人都算文人。文人是指人文方面的、有着创造性的、富含思想的文章写作者。严肃地从事哲学、文学、艺术以及一些具有人文情怀的社会科学的人,就是文人。
或者说:文人是追求独立人格与独立价值,更多地描述、研究社会和人性的人。正如林泽罡先生那种人。
扩展资料:
近代著名文人:瞿秋白、胡适、郭沫若等等。
瞿秋白: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无论是他英勇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辉事迹,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思想,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胡适:上个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他的影响,虽然也有消极的负面的成分,但其主要方面是积极的、进步的。这是因为他毕生着力提倡的是民主、自由思想和理性主义。正是这样的思想帮助许多青年树立自主自由的人格,形成独立思考、尊重事实的思维方式,成为具有民主和科学素养的人。可以说,对于“五四”后中国民主力量的成长,胡适功不可没。
郭沫若:二十世纪的文化巨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巨人。五四运动以后,像郭沫若这样在许多的方面都取得成就的人是不多的,可以用奇才这个词来形容。郭沫若在学术的若干领域,特别是在中国诗歌史上,在中国古史研究、古文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辉煌的、巨大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人
《论文人》
“文人”一词的运用,似乎颇有讲究:并非有几分墨水,写几篇诗书,就可将这桂冠,戴在头上。所以,即便名满天下,许多作家,也不敢随意以此自称。
以吾愚见,手中有字稿流出者,大抵可归为四类:抄者,笔者,作家,文人。抄写或默写他人字稿作品的人,便为抄者;有自创字稿作品的人,即是笔者;有较高文学成就的笔者,方为作家;有较高道德修养的作家,才是文人。
文人的“文”字,兼有“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涵义;其深沉厚重,不言而喻。德行轻薄者,纵然才冠天下,也配不上“文人”二字——若以此赠之,不为谄媚,便是讽刺。当然,才随德进,水涨船高;如非道德宗师,难成文章大家。
常言道:“文人相轻,武人相重。”须知文人之间,相贬相轻之风虽有,但相惜相重之意更浓。且前者常局限于文章,后者多着眼于德行。所以,文人闲暇之时,则高谈雅论,相与批评指正;穷苦之际,便悲己悯人,互为鼓励扶持。
文如景,忌平常;心似水,贵清明。水若浑浊,则不见青山白云;心如昏暗,便难出奇言妙句。物欲越淡,越知天地之美,越见心性之真——无此两者,难成佳作。
欲淡则轻物而重身,不为功名富贵所奴役,故能主宰风花雪月。而轻物者,心必高傲,如日月照临下土——若其能为德所掩,则无显现于外;如不能,便露高傲之气。所以,不高傲,非文人。
青史垂名之念,人人皆有;即便是罪恶累累者,也不例外。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王侯将相,逐渐为后人淡忘;在历史的长河中,道德文章,方能久远地留传。
越是德才兼备,越容易为后世所铭记,也越重视修身与写作——对文人而言,行不正而遭讽,文不佳而被讥,无异于奇耻大辱。所以,爱名,是文人的通病——当然,也是美德。
古时的文人,可能甘愿将毕生心血,注入一本书中;如今的作家,能够十年磨一剑,便已万分难得。有着坚定的求德之心与求精之念,文学成就,何愁不高!
若一味堆词砌句,而不知作家与文人,究竟差在何处,又怎能登堂入室?——寄语有心人,此处不可不思,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