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简称的来历?


赣江作为江西的母亲河,从江西南部的赣州出发,由南向北纵贯江西全省,汇入鄱阳湖,江西省的简称“赣”由此而来。

“赣”这个字,我想除了江西人以外,很少有人会用到它。“赣”是江西独有的,在商务印刷馆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赣”在446页的解释有两条:①赣江,水名,在江西。②江西的别称。可见,这个 “赣”字跟江西密不可分。在任何场所,只要是说到 “赣”,必定是指江西无疑。江西就是赣,赣就是江西。

扩展资料:

"赣"字读音的由来 

关于读音的争执同样类似于他的字体。基于章zhang贡gong的两种整合办法,一是取zhang的声阶,gong的韵调,读zhong,一是取gong的声阶,zhang的韵调,读gang。

由于赣字是按两条河天然的一西一东的布局左右排列的,支持贡江的人认为章字排在了前面,很是不满,就要求读音方面要用gong的声阶,于是就有了读音gang,但这个拼合的读音却意外和“抬杠”的“杠”同音。

赣州人讲究风水,很信这个名声,为了避开这个不好的谐音,把gang的读法做了小小 的变动,变成了gan,不但和“干”字同音,体现赣州人勤劳肯干的优良作风,而且因为赣州人读音从来喜欢前后鼻音不分,更是觉察不出什么区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江西

赣江作为江西的母亲河,从江西南部的赣州出发,由南向北纵贯江西全省,汇入鄱阳湖,江西省的简称“赣”由此而来。

江西简称赣,省会南昌。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属于华东地区,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江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地处江南,自古为“干越之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乃“形胜之区”,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白鹤鱼米之国”之美称。江西部分地区属海峡西岸经济区,境内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也是亚洲超大型的铜工业基地之一,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中国铜都”、“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江西的红色文化驰名中外,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南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方,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

江西省简称“赣”,这个没啥争议。

因为它境内有条贯穿南北的赣江呗!

作为长江八大支流之一的赣江,是江西省的大动脉。它流经江西省辖内的赣州、吉安、宜春、南昌、九江等重要城市。

用“赣”字统摄江西省的灵魂,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那么“赣江”的这个“赣”字的本义“原点”,是不是刚好就“点”在这条江上呢?

这个嘛,倒是不怎么敢确定……

章贡合流为赣的常规说法

关于赣江这个赣字的由来,有个流传很广的说法:

贯穿江西省的赣江,是由章江和贡江汇聚而成的。所以“赣”字就是“章”与“贡”加上一个表示汇聚的“夂”旁,会意组合而成的。

而“赣”之所以读音为(gàn),是为了表达“主干”的这个“干”字的意味。一层表示汇流了章、贡两江之后的赣江成为“主”流;另一层表示赣江从南到北横贯江西,是本省的主干水系。

如果这种说法可靠的话,那么一定得先有了“章江”和“贡江”的称号,才能衍生出“赣江”的名头。而“赣”字的本义也一定是建立在“章”和“贡”两字的基础之上的。

然而,事实的确如此吗?

追本溯源

1.“合流说”是谬传

对于这种说法,北宋欧阳修的族孙欧阳忞(mín)在 《舆地广记》 中纠正: 先有赣水,后有章、贡。

他凭啥这么有底气?

因为章、贡二水的名字,是唐代宗的时候才有的。

唐代宗名叫李豫,那时候的赣水叫“豫章水”,这不是犯了皇帝“豫”的名讳了吗?于是就恢复了“赣水”这个古名。就是这次改名,顺便把赣水的东、西二源头改名为章水和贡水。只是当时东源是章水,西源是贡水,到了宋代把它们进行了对换,才和今天重合。

所以说章、贡两水名称的由来,是逆向拆分了“赣”字。是有了赣才有了章、贡,并非是因为章、贡合并才有了“赣”。

早的郦道元在 《水经注》 中,也批评了“章、贡合流成赣”的说法,他说: “刘澄之曰:‘县东南有章水,西有贡水,县治二水之间,二水合赣字,因以为次名县焉。’是为谬也。刘氏专以字说水,而不知远失其实矣。”

那么“远”和“实”又是什么呢?

这还要从赣字的最初的构造说起……

2.赣字的演变

我们知道,汉字是不停变化的。

总体来说,在三千多年的使用过程中,汉字兜兜转转到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简化汉字”,大约经历了8个演变阶段。它们分别是: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草书 行书 楷书。

从现有资料来看,赣字在金文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从造字原则上来说,“赣”字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

左边的金文“章”字代表法规、秩序等类似的含义,右边像是一个人用双手托着玉璋,正在赐予、赏赐。 非常明显,右半边的这个造型,还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贡”字。

事实上,先秦及秦代的“赣”字写法中,右半边的“贡”还未出现。

假使赣字在更早的甲骨文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没能流传下来,单从文字发展规律来看,基本结构上也应该和金文相去不远。

研究发现,“赣”字右侧从“贡”,最早记录见诸于汉代。

也就是说,赣字并不是从一出现就是由“章”和“贡”组成的,它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慢慢演变、转化而成的。

我们知道了章水和贡水的名字,是从公元八世纪的唐代宗时期才诞生的。那么赣江这个名称又是何时出现的呢?赣字造字是不是就依托于赣江呢?

3.有关赣、赣江的记载

《山海经》的记载,算不算早?

东周时期的《山海经》在《海内东经》和《海内经》中都提到了“赣”。

赣水出聂都东山。——《山海经·海内东经》

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唇蔽其面,因即逃也。——《山海经·海内经》

这说明至少在前秦时期,“赣”这个字与“上古江西地区”的关联已经被肯定下来。

而那个时候(《山海经》成书的战国时期)的“赣”字,右边还从“欠”、从“贝”,并未从“贡”。退一万步讲,就算右半边是我们今天无法理解的异体的“贡”字,也是先有的赣江才有的章江和贡江。

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属于吴楚之地。再往前推,到商朝,江西和中原地区一样也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如果将来的甲骨文考古能够考出“赣”字来,那大概才能更为可靠地分析它的本义吧!

不过,参考上面我分析的“赣”字金文的结字造型,赣字造字的本义还是可见一斑的。

4.“赣”字的本义推测

赣人、赣水的名称以及“赣”字的形成, 历史 悠久都是可以肯定的了。

那么赣字到底有什么本义呢?

在文字的流变过程中,一方面会不可避免地逐渐损失原始的本义;另一方面,每次革故鼎新之际又都要尊重、考量、保存它的本义 。所以,我们就从最早和最后的两个版本“两头夹击”来猜测一下吧。

关于汉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的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其中“转注”和“假借”不造字,而是两种用字法。剩下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都属于造字法。而象形和指事又属于独体字的造字法。

赣字显然属于合体字,所以它符合的造字法不是会意就是形声( 我个人倾向于会意 )。

之所以不肯定,是因为我们不能确定赣字造字究竟依靠了哪个规律。

会意字,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体字,依据各自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综合新字。

形声字,是指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部分表意,一部分表音的合成字。

第一:从金文来看

上面我们说,金文“赣”,左边的金文“章”字代表法规、秩序或类似辐射面之下的含义,右边像是一个人用双手托着玉璋,正在赐予、赏赐。

我们可不可以这么理解, 这个“赣”的意思是古人对于秩序的奖赏或者是肯定。

上古时代,生产能力和技术非常有限,非常依赖自然资源。而江水能够滋润两岸,灌溉农田,让先民获得更为丰厚的物质回报。笃信神明的他们,认为这条江就是天“赐”的生存绝佳条件,所以就用“赣”这个字命名了这条江,并把居住在这条江附近的人称为赣人。

当然这只是猜测,也有可能那个“秩序”不是指的赣江,或许是这个地域其它的什么别的东西。

第二:从当下改良后定版的赣字来看

左边的“章”同彰显的“彰”,意思是表扬。

右边下侧的“贡”,是贡献、赏赐的意思。

右上角的“夂”字部首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从后面至;一个是终了、结束。

总体来说现代汉语中的这个“赣”字也有表扬、赏赐的意思。不知道是不是刚好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对原义的保存!

小结

结合了金文和现代楷书“赣”字的含义,个人推断:赣的本义大概就是赏赐、赐予的意思吧!

讲真,我个人的各方面知识的确都非常有限,错漏之处还请师友们不吝赐教吧。

谢谢阅读,我是任襟亚。

——END——

江西之所以被称为“赣”,主要是由于江西境内有一条河流,这条河流叫“赣江”这条河流从南向北流过江西全境,最后于流入长江

“赣”字读gàn,它的来源就是从水流江河而来,开始只指水名,即江西省内的赣江。字亦作灨、贑。《集韵·感韵》:“灨,水名,出南康。或作赣、贑。”。

而贑字从章从贡,得义于赣江上游的两条河流,即章水与贡水,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赣州》:“ (贑)章、贡合流为义。二水为贑,左右拥抱,合流城角,于文为贑。”也就是说章水与贡水河流以后的河流就用章字与贡字合在一起的字来命名,这就有了“贑”字,即章水与贡水汇合后称为赣江。

章水与贡水汇合处所在县称为赣县,现在称为赣州市,赣江向北流穿南昌城而过,南昌城赣江东岸有著名的滕王阁,赣江从吴城流入鄱阳湖,然后在九江市湖口汇入长江,南侧有国家名胜风景区庐山,东岸有因苏轼写的《石钟山记》而闻名天下的石钟山。

由于赣江由南向北,纵贯江西全省,故江西别称“赣”。

赣字的意思,章显了江西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有卓越的贡献。

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笫一枪。

井岗山会师有了中国革命的根基。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江西很多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为中国革命牺牲的英雄们!

江西简称「赣」,由「赣江」而得名。

跟「湖南、辽宁」有「湘江、辽河」,遂简称「湘、辽」是一样的道理,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水及省,水名被当做一省的简称。

赣江源于江西福建交界的武夷山(江西省石城县横江镇赣江源村石寮岽),河长751公里,流域面积约占江西省面积的一半。

由水及州,所以「赣江流域」古称「赣州」。

从地图可以看出,赣江由南向北,横贯整个江西省,流入通过鄱阳湖,与长江连接,水系非常发达。

正所谓「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名副其实的江西「母亲河」。

所以,江西简称「赣」实至名归。

关于「赣」的本义有两种说法。 1、「章、贡」二字合并,以命名「章、贡」二水合流的「赣江」。

因为赣江源流有二支:

章水和贡水在今天赣州八镜台汇合,合并以后的江水之名「赣」,就是「章、贡」二字合并。

2、「赣」的本义「贡献」和「赐予」。

古代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显然不支持「章、贡」并而为「赣」的说法。因为『赣』字早于『贡』字而生。

我们先来看《说文》的解释:

「赣」字始见于西周金文,「赣」的初文从「章」从「丮」——(章丮) ,「章」即「璋」的初文。

所以,(章丮)字象「一人两手奉上玉璋」之形:

如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鲜簋》铭文:

「王(章丮)祼玉三品、贝廿朋」。

意思是:王把祼祭用的的玉三品、贝二十朋赏赐给鲜。

这种王对下属的赏赐在西周金文中很常见。

《鲜簋》中的(章丮)字,显然表示上级(周王)对下级(大臣)赏赐。

又如传世文献:

但是,从「章丮(赣)」的造字意图「一人恭敬双手将玉奉上」的来看,显然是指下级对上级的「上贡」:

所以,先秦出土文献中「赣」也可以表示下级对上级的「上贡」:

如《包山楚简·244》:「章丮」之衣裳各三称。

这种现象其实在语言中普遍存在,叫做「正反同词」。

比如:

「章丮(赣)」还有一个晚出的近义字「贡」,始见于篆文,本义是表示「贡献」。

但是也渐渐泛化成为一个「正反同词」,也可以表示「赐予」。

「贡」的本义恰恰和「章丮(赣)」相反,表示「下对上的贡献」,如:

但是,「贡」也一样渐渐泛化其实表示「上对下赏赐」:

所以,「贡」、「章丮(赣)」本义有所区别,一个为「赐下」,一个为「献上」,但是后来二者都可以互用,都是「正反同词」。

加上「贡」、「章丮(赣)」读音也很相近,有时候混用不分。

比如:孔子的弟子「子贡」,出土文献就写作「子赣」。

但是,后来随着记录语言精确性提高,「贡」、「章丮(赣)」的职务又各有所专:

在字形方面,(章丮)字有一个累增和讹变的过程。

战国以后,「章丮」字中「丮」讹变为「欠」或「次」,又增加义符「贝」。

后来,「欠」进一步讹变为「夂」,下半部分的「二、贝」讹变成「贡」形,起表音作用。

「赣」字古今字形演变过程:

如果看到这里有点绕晕了,我最后总结一下: 「赣」始见于金文,初文写作「章丮」,本义为「赏赐」,引申也可以表示「贡献」,属于正反同词。「章丮」有一个同意字「贡」,二者读音相近,意义几乎相同。所以,可以通用不分。 「章丮」后来增加「贝」作为意符,「章、丮、贝」三个部件渐渐又讹变为「章、夂、二、贝」四个部件。又后来,「二、贝」又讹变成「贡」,这在文字学中叫做「变形音化」。 所以,「赣」字中的「贡」是「二、贝」的讹变,表音兼表意,起到理据化汉字的作用。并不是「章、贡」合并为「赣」。 「赣、贡」本来是同意字,但是渐渐职务分工,各有所专,「赣」表示「赏赐」,「贡」表示「贡献」,以实现精确记录汉语。

那么,「赣」表示河流名字就是假借,本字应该是「灨」。最开始「赣水」「贡水」可能其实是一回事,为了区别章水、贡水河流以后的河段,就用「赣水」区别「贡水」。

江西有一条贯穿南北的赣江,它是由章水和贡水在赣州汇流而成。从赣州经过南昌,北流至北端的鄱阳湖。

因为赣字由章字和贡字组词,所以江西后简称赣。

江西省简称赣,因境内最大河流赣江而得名,省会南昌。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春秋战国时主属楚,秦置九江郡,汉属扬州,唐属江南西道,元置江西行省。现辖11地级市,25市辖区,11县级市和64个县,面积约1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8%。现户籍人口已达4810万左右。

江西行政区划图

江西地形水系图

赣江沿岸

赣江为纵贯全省的第一大河,全长766/744km,流域面积约8.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50%左右。为江西南北水运的大动脉!

赣(干) 是由章、贡和夂会意而成的字。章指示章水;贡指示贡水;夂表示至。章水和贡水两水汇集到现在的赣州而至,合流为现在的“赣江”。赣借“干”声表示形成的赣江是两江的主流。赣江由南向北,横贯整个江西省,流入通过鄱阳湖,与长江连接,水系非常发达。

章(张) 是由音和十会意而成的字。音表示音乐、乐曲;十表示数之终。总体会意乐曲完结为一章。借“张”声表示弹奏乐器的琴弦犹如弓弦一张一弛。章的本义为乐曲一段终了。

夂(至zhì、终zhōng) 是冬(冻dōng)和终(至冬切zhōng )的初文。从甲骨文看是手工缫丝(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最后结束的图形,下垂的两个小圆点表示抽丝最后剩余的蚕蛹;金文增加了缫丝缠绕蚕丝的圆轮工具;篆书开始分化为两个字冬和终。增加“纟”旁表示终;增加冰旁“仌”为冬。分化后意义延续了夂的意义。隶变楷化后夂的意义更加证明了是蚕茧缫丝最后状态。夂中撇“丿”指示柔软的蚕丝,折“ ”指示圆或弧,这里指示抽出的丝缠绕在圆形轮上,捺“”表示从蚕茧上向外抽丝,所以,夂为缫丝的过程。借“至”声表示缫丝最后停止的状态。《说文》解“从后至也”,也是到最后停止的意思。分化两字后夂一般作偏旁部首,如处、各、条、备、复、夏、麦、路、络等。冬下两点由“仌”变两横“二”,最后变”是受“易学”影响,两横“二”为阴,指阴间,由最初的两个死的蚕蛹,到冬天的冰凌“仌”,再到阴间的两横“二”,最后楷化后的“”,这两点是“二”的变形,并非“八”点。冬借“冻”声表示一年中最后最冷的季节(冬季)。

终应是至( zhì )冬(dōng )的切音(zhì+dōng )表示缫丝的最后停止状态即终了。终延续了夂的本义,是夂的繁化,所以夂还读“终”声。

冬的本义为一年的最后季节。 引申为1.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2.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如冬暖夏凉、冬酿(冬季酿酒)、冬温(冬天所害的一种热病)、冬计(寒冬的生计);3.冬月,阴历十一月的俗称,如适冬(阴历十一月)之望日(十五日)前后,如‘窗外疏梅筛月影。—清· 林觉民《与妻书》’;4.最后,通“终”,如‘诰诰作事,毋从我冬始。—《马王堆汉墓帛书》’5.冬冬声,形容敲门或敲鼓的声音,如冬冬(形容敲门的声音)。

终的本义为缫丝的最后停止状态 。引申为1.末了(liǎo),完了(liǎo),与“始”相对,如年终、终场(末了一场)、终极、终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终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2.从开始到末了,如终年、终生、饱食终日;3.人死,如临终、送终;4.到底,总归,如终归、终究、终于、终将成功;5.姓。

贡(功) 是由功的省形“工”和宝贝的“贝”会意而成的字。贝表示财务;功表示功劳,以之作参照,表示将劳动所得作田赋献给官家。“工”即标音又会意。本为夏代田赋名:五口之家,受田百亩,为官田十亩。收货十成交官税一成,名“什一”。夏称贡,商称助,周谓之彻。下奉物于上曰贡献。析言之以物报功于上曰贡,以肥牲奉于宗庙祭祀先贤曰献。

中国省份简称有不少来自境内的超级大河流,尤其是江南诸省,福建、浙江、江西、湖南莫不如是。

江西简称赣,境内赣江为最大河流,以东源贡水为正源,至著名的鄱阳湖观鸟基地吴城注入鄱阳湖,全长766km,流域面积8.35万km²,占鄱阳湖流域的51.5%,是长江八大支流之一(面积第七,水量第四),占江西省面积的一半。

赣贑同义,《山海经》记载赣水之名出自当地部族“赣巨人”,这和闽江出自闽越族是一样的道理。汉置豫章郡,赣水俗称豫章水,在唐代根据贑水的贑字拆分章贡两字为左右源重新命名,所以有了章水和贡水。

章江和贡江交界

章水与贡水汇合处曰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726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