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原的还原端是指多糖链糖基中具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的一端,通常写在右边。非还原端是指多糖链的一端糖基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
糖原的非还原性末端可继续由糖原合成酶催化进行糖链的延长。多分枝增加糖原水溶性有利于其贮存,同时在糖原分解时可从多个非还原性末端同时开始,提高分解速度。
糖原的降解是从非还原性末端开始,逐个切下葡萄糖基,生成D-葡萄糖-1-磷酸,再通过糖酵解等途径进一步分解产生能量和提供合成其他生物分子所需要的碳架。
由于高度的分支状构造,使得糖原分子中约8~10%的葡萄糖处于可被利用的非还原末端,这就便于在需要时可短时间内快速大量动用,不需要时快速恢复贮存。
扩展资料:
糖原的基本原理:
糖原由D-葡萄糖的分支或直链组成,在肝和肌肉最丰富。过碘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将葡萄糖中乙二醇基(CHOH-CHOH)氧化成二个游离醛基(—CHO),游离醛基与Schiff's试剂反应生成紫红色产物,颜色深浅与多糖含量成正比。
由于单糖在固定、脱水和包埋等组织化学操作过程中被抽提掉,故一般组织标本上所能显示的糖类主要是多糖,包括糖原、粘多糖、粘蛋白、糖蛋白和糖脂等。因此要确定此红色物质是否糖原还需要同时进行对照实验。
糖原可被唾液淀粉酶水解,先用唾液淀粉酶作用再进行PAS显色,若反应为阴性,则表明是糖原,反之则为其他多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还原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糖原
怎么看起来是好几个问题
首先,糖的还原端指的就是有自由醛基 -CHO的一端。“糖的还原端”这种提法,肯定是要指代还原性糖的通性,即含有自由的醛基;而有些特殊的酮糖具有还原性酮基,这是它们各自独特的特性,并非糖的通性。
其次,寡糖通常只考虑是否有还原性,很少有“单糖的还原端”的种说法。糖的还原端是在表述多糖时,用以与非还原末端相区分,以表明多糖类型及糖苷键方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