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5:00-7:00是石矛,下午5:00-7:00是酉时。石矛又称日出,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也是古代官员开始工作的时间,所以被称为石矛。因为它恰好是冉冉太阳升起的时间,所以它被称为日出。酉时,又称日出,是太阳下山,鸟儿开始筑巢的时间。如白居易《醉歌行》云:“黄鸡丑时鸣,白日年少时鸣。”。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称为一小时。十二小时不仅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小时。十二时辰独具特色,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这十二个小时是:子夜,也叫午夜,是23:00-1:00;丑的时候也叫乌鸦,是1点-3点;阴,又名平旦,为三时至五时;石矛,又名日出,是5: 00到7:00;陈石,又名石狮,是七点到九点;时间也叫角落,是9点-11点;中午,日语和汉语也叫中午,是11: 00 -13: 00。
又叫日终日晷,13时至15时;神食又叫饲食,为15时至17时;酉时,又称一日,为17时至19时;19: 00 -21: 00也叫黄昏。海,也叫人,21 -23。代表十二个时辰的十二个字与十二生肖相结合,有:梓树、丑牛、银虎、毛土、辰土、四射、五马、未央、神后、姬友、后沟、海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