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禅师们从较高的境界来看待世界,希望我们从差别中来认识平等,从动乱中来认识寂静。只要我们心中澄明宁静,喧嚣之地也有静寂深林,这就是陶渊明所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境界。 总而言之,世界是矛盾的调和。
“空手把锄头”,是说从“空”里去体认一切,而空是涵盖一切的虚空,也是我们生存的空间。鼻孔不空,我们如何呼吸空气?心里不空,如果充满烦恼,真理如何进入?所以,双手空空,才能把握世界,又岂是空手才能把锄头呢?
“步行骑水牛”,是说我们求道为学,好比骑在牛背上,只要有耐心,一步接一步,一定能达到目的地,成圣成贤,都不是难事。万里路途,只要从脚下这步开始,任你天涯海角,也可以到达。但是这里的步行是象征心性的活用。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便是说我们不要截然把事情分为两段,只要心里如如不动,草木瓦石,无非都是清静之物,流水哪里会动?桥头哪里是静止的呢?只要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在这千差万别的宇宙中,找到自在,去除差别心,见到万物的平等实性。其实,桥流也好,水流也好,都是心起了波动的缘故。
拓展资料:
一、解此诗须知现象界和本体界。
二、所谓现象界者,人现而象之所呈现之界也,非事物之真实本体也。此理即使不是佛家亦予以承认,如正常人看东西为五颜六色,色盲看东西即有时分辨不得,蛇看东西即为红外线矣。再如科学知识也属现象界,比如古代宝剑冶炼技术今日亦无法复制,何也?不是今日之科技不先进,而是冶炼技术未必要走今人之一路,而古人之技术亦失传矣。
人得到的现象皆为有分别,有条件,有前提,有限制,有时限,有能有所,有主有客,有智有境(如你看事物时,你为能,为主,为智,事物为所,为客,为境。即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依现代西方哲学说,现象皆为人用十二范畴(是否一定为十二,可商量)决定自然界而得。
三、本体界却与现象界对翻。本体界无条件,无前提,无限制,无时限,无长短,无形无相,由朱熹的话说为有而不在(细细体会),是由本体之作用而产生的能所双泯,境智不二之如相,无有分别,无色声香味触法(此处须见缘起性空),亦无时间与空间,此相即为如相。真如,佛性为 能性,如相为 所性(注意佛性与如相之不同)。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这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禅师善慧大士(傅翕)写的一首禅诗,来表达他所体悟的与观察相悖的禅理。
这种意境放在法的角度去解释,人在桥上走的时候,菩萨看到的人不在动与水不在动,而是桥在动,或者说菩萨在桥上走的时候,菩萨感受到桥在动,而不是自己在走,也不是水在流,这表明了菩萨忘我的境界,举一个列子,我们在桥上走时,有两个结果,一是我们在动,水在流,而桥不动,别一种则是我们不在动,水也不在流,则是桥在动。
参考资料: http://iask.sina.com.cn/b/7774108.html(新浪爱问知识人)360个人图书馆: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609/16/9269981_2917652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