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格尔曼效应

八开纸多大2023-02-15  28

法国农学家马克斯·林格尔曼(Maximilien Ringelmann)在1883年做了一个拉绳子的试验。绳子一端是人,另一端是测力器,他找了20个人分别单独自己拉绳子,测出最大力量;然后按人数分组一拉绳子测试力量,实验结果如下:

近代也有一些科学家重复了这个实验,实验结果与之前没有明显差别:参与拉绳子的人越多,每个个体所出的力量越少。这就是“林格尔曼”效应。在团队工作中,个人的努力并不明显影响总成绩,所以缺乏全力以赴的动力;当个人的贡献看不出来时,容易导致人浮于事。

当人们觉得自己在公司中无足轻重,做的事情看不到成绩和别人认可时,一定会沮丧和失落,进而质疑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怎么可能全力以赴做事。所以尽可能让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工作的“成绩”和这背后的意义。要尽量避免做那些没有成效、没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果是长远看很重要,但短时间看不到成绩的项目,一定要解释清楚背后的意图和长远的意义,得到别人的认可。持续的跟踪,有好的进展要及时反馈给大家,能看到希望很重要。还要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做得牛逼,一定要说出来告诉对方。

林格尔曼在实验中并没有对测试人员进行有效激励,只是告诉大家一起拉绳子,这样容易产生责任分摊,陷入”平均主义“陷阱。干好干坏,干多干少都一样,那为什么还要全力以赴呢?明确责任很重要。比如网站宕机那就是运维的责任,界面不好看就是UI设计师的责任,用户骂产品难用那就是产品经理的问题。虽然问题的根源可能很复杂,甚至不能具体怪谁,但必须有明晰的责任人,有人来跟踪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只谈责任不谈收益就是耍流氓。最近经常听到”人才是幂律分布“的说法,优秀的人总是少数,可他们带来的价值巨大。所以一定要要珍惜公司里优秀的人才,让这些人承担更多的责任,获得更高的回报与成就感。

公司规模可以很大,但对于具体项目团队来说,人多是祸害,低效率中做出平庸的东西。有时候我们会过于理想,以为增加人手就可以解决各种问题。但实际上团队人多后,不只会产生责任分担效应,连管理成本和沟通成本都会大大上升。北罗莱纳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 Fred Brooks 在1975年写的《人月神话》中提到:“向进度落后的项目中增加人手,只会使进度更加落后”。这个说法经常被后人引用,被称为Brooks法则。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沟通成本的急剧上升,而沟通成本与人数的平方成正比。比如一个项目内有10个人,每个人都要与其他9个人沟通,沟通成本就是 (10 9)/ 2 = 45。人数增加一倍到20人,沟通成本(20 19) /2 = 190,增加了4倍多。人少精炼还有一个额外好处就是会逼迫你提升效率,必须通过工具、第三方服务等手段来降低成本、减少人工。比如当Instagram被Facebook以10亿美金收购时,整个团队仅有13人,5名技术人员中,仅有两个半后端工程师。这个秘密就是他们使用了亚马逊的AWS云服务,所以不需要自建数据中心和雇佣大量后端工程师。(参考资料:Instagram联合创始人Mike Krieger的经验分享)还有很多提升效率的工具,比如团队协作软件、电子邮件系统、CRM系统等等都可以拿来使用,在降低自己研发和维护成本的同时控制了团队规模。

企业中有不同能力的员工,就像”发动机”和“螺丝钉”一样。企业需要找到有能力、自驱力强的人,就像“发动机”一样,同样是“拉绳子”,在没有任何激励的情况下,自驱力强的人更可能自己找到这件事意义和价值。(就像王宝强在《士兵突击》里扮演的许三多一样)关于高标准的招聘,Airbnb创始人Brian Chesky在YC创业课中分享过自己的经验,他花了6个月招聘了第一位工程师。他的招聘方法论:第一位工程师不仅仅是为了开发某些功能而进来的,在团队规模极小的时候,越早期的员工对团队文化的影响越大,他会注入自己的品性、习惯和行为方式。一旦公司做大了,可能会有第1000号工程师与第1号工程师差不多,这时候需要想想:你自己是不是愿意和1000个这样的人共事?我们去年曾经犯过招聘上的错误,去年发展快的时候开始大量招人。因为没有严格的招聘标准,虽然从众多面试者中也选出了相对不错的人,但只是“不错”,很多独立重大的工作,都无法承担起来。而且招聘的并非是“发动机”型人才,很多工作需要时刻的推动和安排,进度缓慢而且效率也不高。培养人才、建立领导梯队是很有必要的,但对于创业小公司来说,更需要责任感高、自主性强的人。

然后林格尔曼测量拉力大小。当他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拉绳时,林格尔曼发现尽管总体拉力增加,但每个成员施加的平均拉力减少,这与团队合作时成员更卖力的传统理论相悖。林格尔曼将其归因于当时所谓的“社会惰性”,即一个群体或团队往往会“隐藏着”缺少个人努力的现象。

通过测试得到的数据如下: 级别 实际测得拉力(公斤) 平均1人单向拉力 1对1 63 63 2对2 118 59 3对3 160 53.3 8对8 256 32 结果表明,当人数愈多,内耗愈大。8对8时,每个人的平均拉力只有1对1的一半。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649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