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莱明发明了什么

盲盒是什么2023-02-15  28

历山大·弗莱明于1923年发现溶菌酶,1928年首先发现了青霉素。后英国病理学家弗劳雷、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进一步研究改进,并成功的用于医治人的疾病,三人共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青霉素的发现,使人类找到了一种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结束了传染病几乎无法治疗的时代;从此出现了寻找抗菌素新药的高潮,人类进入了合成新药的新时代。

两项发现

1921年,患重感冒的弗莱明坚持工作,在一培养基中发现溶菌现象,细究之下原来是鼻涕所致,由此发现了溶菌酶。

1928年7月下旬,弗莱明将众多培养基未经清洗就摞在一起,放在试验台阳光照不到的位置,就去休假

亚历山大·弗莱明在做实验

亚历山大·弗莱明在做实验

了。9月1号,在工作22年后,他因溶菌酶的发现等多项成就,获得教授职位。9月3号,度假归来的弗莱明,刚进实验室,其前任助手普利斯来串门,寒暄中问弗莱明这段时间在做什么,于是弗莱明顺手拿起顶层第一个培养基,准备给他解释时,发现培养基边缘有一块因溶菌而显示的惨白色,因此发现青霉素,并于次年6月发表,最终使其获诺贝尔奖的论文。

成就背景

弗莱明要遇到青霉菌所致的溶菌现象,究竟需要多少偶然因素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出现。有人曾为此专门著文阐述。首先,青霉菌适合在较低温度下生长,葡萄球菌则在37度下生长最好。其次,在长满了细菌的培养基上,青霉菌无法生长。最后,青霉菌大约在5天后成熟并产生孢子,这时青霉素才会出现,而青霉素也只对快速生长中的葡萄球菌有溶菌作用。

成就保障

因此,弗莱明的发现,至少需有下述四方面的条件作保障。

1、来源不明的青霉菌孢子落入葡萄球菌培养基中。

2、弗莱明未将培养基放在37摄氏度的温箱中,也未清洗,而是放置在室温下。

3、天气的配合。当年的气温记录显示,恰好在7月28至8月10,伦敦有一段十分难得的凉爽天气,极其适合青霉菌先行生长成熟,并产生了青霉素。而8月10号以后,气温则明显升高有利于葡萄球菌快速生长,以至于发生了溶菌现象。

4、或许还要加上,在弗莱明刚进实验室,尚未着手清洗培养皿时,其前任助手恰好到来叙旧。

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当时若某人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探索,然而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却源自一个意外发现。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在1928年夏弗莱明外出度假时,把实验室里在培养皿中正生长着细菌这件事给忘了。3周后当他回实验室时,注意到

一个与空气意外接触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中长出了一团青绿色霉菌。在用显微镜观察这只培养皿时弗莱明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这意味着霉菌的某种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此后的鉴定表明,上述霉菌为点青霉菌,因此弗莱明将其分泌的抑菌物质称为青霉素。然而遗憾的是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于是他将点青霉菌菌株一代代地培养,并于1939年将菌种提供给准备系统研究青霉素的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Howard

Walter

Florey)和生物化学家钱恩。

青霉素

1928年,一位英国科学家报告发现了杀死葡萄球菌的青霉素。1928年9月15日,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为他赢得了25个荣誉学位,15个城市的荣誉市民和140多项其他荣誉,包括诺贝尔医学奖。

弗莱明在192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介绍了他的上述发现,但这篇论文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弗莱明在论文中提到青霉素可能是一种抗生素,仅此而已。

扩展信息:

最早弗莱明并没有进行系统的试验来观察青霉素的治疗效果。弗莱明将细菌培养液的滤液注射到健康的兔子和老鼠体内,测试青霉素的毒性,但从未注射到患病动物体内。如果当时弗莱明做了这个实验,这种“神药”很可能早10年问世。

青霉素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感染的能力,并导致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青霉素的出现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时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647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