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是什么意思

新光天地2023-02-15  22

呀,汉语常用字(一级字),最早见于《说文》新附。本义指张口貌;引申指空旷貌,音读xiā。用来表嗟叹,读yā。用作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感叹、祈使等,读作轻声ya。

呀,形声字。从口,牙声。口表意,其形像张开的口,表示口中发出的表示惊异的叹词;牙表声,亦表示发出“呀”声时会露出牙齿。本义指张口貌。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枭族音常聒,豺群喙竞呀。”引申指空旷貌。《后汉书·班固传上》:“建金城其万雉,呀周池而成渊。”李贤注:“《字林》曰:‘呀,大空也。’”音读xiā。用来表嗟叹,读yā。用作句末语气助词,读作轻声ya。

一、呀多音字组词如下:

1、读yā时,组词如下:

呀然、呀豁、嗟呀、哈呀、惊呀

2、读ya时,组词如下:

唉呀、呿呀

二、释义:

[ yā ]

1、表示惊异:~,下雪了!

2、形容开门的摩擦声等:门~的一声开了。

[ ya ]

“啊”受前一字韵母 a,e,i,o,ü的影响而发生的变音:马跑得真快~!。大家快去~!。你怎么不学一学~!。这个瓜~,甜得很!

三、字源解说:

牙,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既拟吃惊的叫声,又表示口腔较深处臼齿,只有张大嘴巴才能看见。呀,篆文(口,张大嘴巴)  (牙,臼齿),造字本义:动词,因惊异张口露牙,“牙牙”大叫。

文言版《说文解字》:呀,张口皃。从口,牙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呀,张口惊叹的样子。字形采用“口”作边旁,“牙”作声旁。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相关组词:

1、呀然[yā rán]

张口貌;张开貌。

2、呀豁[yā huō]

辽阔貌;空貌。

3、嗟呀[jiē yā]

惊叹;叹息。

4、哈呀[hā yā]

叹词。表惊讶、惋惜。张天翼《春风》:“哈呀,何必动气呢。”柳杞《好年胜景》:“我几岁?哈呀,我也记不起来啦。”

5、惊呀[jīng yā]

惊叹。

6、唉呀[āi ya]

暂无释义

7、呿呀[qū ya]

口大张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呀

呀 拼 音 yā  ya 部 首 口 笔 画 7 五 行 土 五 笔 KAHT[呀]基本解释

[ yā ]

1.叹词,表示惊疑 :~!你流血了。

2.象声词,形容摩擦转动的声音 :两扇大门~的一声打开了。

[ ya ]

助词。表示疑问、感叹、祈使等语气 :别见怪~!你快回去~!你怎么不回家~!

[呀]详细解释

1. 呀 2. 呀

〈助〉

表示语气。“啊”受前一字韵母 aeioü收音的影响而发生变音。如:他从小就没有了家呀!民众的力量真大呀!老张快去呀

另见 yā

(形声。从口牙声。本义:张口的样子)表示惊异 。如:呀下雪了

吱吱嘎嘎的声音 。如:门呀的一声响了

另见 ya

[呀]百科解释

汉字,1. 呀 [yā] 2. 呀 [ya]呀 [yā]叹词,表示惊疑:呀!你流血了。象声词,形容摩擦转动的声音:两扇大门呀的一声打开了。呀 [ya]助词。表示疑问、感叹、祈使等语气:别见怪呀!你快回去呀!你怎么不回家呀。 更多→ 呀

[呀]英文翻译

ah

[呀]为谜底的谜语

1.唇齿相依(打一字)

[呀]组词 哎呀 啊呀 咿呀 喊呀 呀吁 嗟呀 呀口 呀许 喔呀 呀喘 呀豁 阿呀 惊呀 唉呀 更多呀组词 [呀]相关搜寻 呀怎么组词 呀的成语 呀的四字成语 呀猜成语 呀口 呀然 呀呀呼 呀呀 呀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646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