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地区是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的地域。因为东三省位于山海关外以东,故得名。
水路
从山东到渤海湾的海路是历史比较悠久的途径,自古以来山东与东北之间依靠海路的交流就非常频繁,这也是那个时期最重要、最可靠的途径,大多数的闯关东农民都是通过渤海湾的海路来到辽东半岛,开始闯关东、讨生活。
这些浮海北上的移民大多集结于蓬莱、青岛、烟台和威海四地的码头,其中蓬莱是最为重要的集结地点。
据史料记载1902年至1931年间,由青岛乘船去东北的山东农民共计约70多万人,这些山东农民从高密县等地步行至青岛登船,也有青州等县的大量农民乘胶济铁路至大港车站下车,换乘海轮,而沂州如郯城、诸城等县的农民则步行至胶东湾西红石崖港,在那里乘小火轮至小港,再至大港换大轮去东北,如此辗转,对闯关东的山东农民来说那是拼了性命,拖家带口的迁徙,其目的只为活命。
那时人们坐船到达辽东半岛的各个港口和河口,再顺着鸭绿江、辽河、黑龙江及它们的支流继续坐船,深入东北平原内陆,才算是完成了这漫长的路途。
2.陆路
再后来随着“胶济铁路”、“津浦铁路”天津至山东峄县段、“京奉铁路”等路段的开通,人们可以坐火车从山东到沈阳,节省了不少日夜奔波的时间,但是由于车票太过昂贵,大部分穷苦的老百姓都望而却步,还是选择了拖家带口地坐船北上。
那个时候山东的老百姓生活压力日趋沉重,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迫使他们必须深入到东北平原,找到人迹罕至的荒原,开垦一块无主之地。
“关东”,是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清王朝以东北为“龙兴之地”,屡颁严令禁汉人出关,但屡禁不止,流民“担担提篮,或东出榆关(即山海关),或北渡渤海”,不顾身家性命,多方冒险“闯关”。“闯关东”即由此而来。1860年(咸丰十年),关闭的山海关大门始向流民敞开。
“闯关东”的流民,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人为多。进入民国时期,“闯关东”浪潮居高不下。1927、1928、1929连续三年超过百万。
关东在中国先秦时期指的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但闯关东是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当时的关东具体指的是吉林、辽宁、黑龙江这三个省,因其位置位于山海关以东而得名。关于“闯关东”这个说法最早来源于清朝同治年间,当时不少关内百姓为了谋生,拖家带口跑到关外发展,其中以山东等地人为主。这对于当时的不少人来说,都是一件需要莫大勇气的事情。
由于清朝当初在入关的时候为了防止自己的“龙兴之地”东北遭到垦殖,直接就颁布了禁关令,将其当作满洲贵族最后的退路。直到十九世纪中期的时候,禁关令才开始慢慢松懈下来,此时虚掩的山海关大门开始正式向老百姓敞开。东北地区地方人稀,土地肥沃,粮食跟其他农作物的产量都非常高。对于当时那些还没能解决温饱问题的老百姓来说,简直就是一个人间天堂。虽说那里的气候比较寒冷,但其丰富的资源足以弥补这个小小的缺憾,因此有不少中原地区的人一同迁移过去。
随着中原地区人口大规模迁移到关东地区之后,不但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还将不少中原文化跟习俗一同带到了关东地区,开始对东北固有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后慢慢形成一种中原文化和关东文化共存的情况。所以很多人去东北的时候,就会发展不少其他地方文化的影子,这些都是从那时候开始传入的。
其实当时的中原地区人非常守旧,如果不是当初那场罕见的水灾袭击了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冲垮了大家赖以生存的大运河,导致漕运改道的话。那些依靠漕运生存的人们也不会选择背井离乡。毕竟这里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离开这里其实就等于放弃了曾经的一切,踏上一条谁也不知道的路。这对于当时的农民来说,就是一次不能失败的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