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事七计是什么

中国网通2023-02-14  35

五事七计,《孙子兵法》提出的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

“五事”即“道、天、地、将、法”。 “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敦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五事七计以“道”为首。

孙子认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也就是说,战争的胜利,首先要取得人民的拥护。对于战争,必须根据交战双方的这些基本因素进行对比研究, “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有了胜利的把握,才能够兴兵作战。孙子的这一战略运筹思想,对后世的军事学家有较大的影响。

扩展资料:

以“五事七计”为中心内容的战略预测思想和运筹理论,是《孙子兵法》全书的核心思想之一。它全面地揭示了军事斗争的内在规律,是孙武用兵规律的高度概括。

所谓“五事七计”,五事即“道、天、地、将、法”,分别指政治、天时、地利、将帅素质、军事体制等五个方面。而“七计”是由“五事”演绎而来,是指从七个方面即从双方政治清明、将帅高明、天时地利、法纪严明、武器优良、士卒训练有素、赏罚公正来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

以五事七计为中心的战略预测思想和运筹理论揭示了军事斗争的内在规律。通过对以上因素的综合分析和权衡比较,看清双方战斗力的强弱,了解彼己胜负的情状,才能得出“吾以此知胜负”的结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五事七计

“五事”即“道、天、地、将、法”。“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五事七计以“道”为首。孙子认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也就是说,战争的胜利,首先要取得人民的拥护。

“诡道十二法”诡道十二法,指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扩展资料:

“诡道十二法”的详解:

能而示之不能:隐藏实力,迷惑敌人,韬光养晦,以待时机。

用而示之不用: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亦是迷惑敌人的策略。表面示好,很和平,使敌无防我之心,当敌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攻击,可以使敌在短时间内崩溃,取得最大的战果。

表面上与别人看到的与私下里去做的要不同,表面上要让人误会为你的柔弱,要隐藏你的真正的实力,私下强大你的实力以期未来一击致命。

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战术的运用,通过宣传和间谍、调兵等手段,使敌误信我军的攻击目标和方向,产生错误的判断,防守错误的地点和方向,我再迅速调整,攻敌之无备,获得理想的战果。

利而诱之:利为利益,投其所好,抓住对方心中的欲望,满足他的欲望,然后为我所用。金钱、名誉、美人、地位、欲望、忠义、要地等等都是利,人活在世界上,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乱而取之:可胜在敌,不可胜在己,待敌之可胜。一、敌内乱,我乘机而起,获得利益;二、使敌乱,我离间敌人内部,使其制定错误的方针政策,使敌主无道、不保法、军队无纪律、人民有怨言,然后乘机取之。

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敌我力量强弱明显,我不宜以硬碰硬,“小敌之坚,大敌之擒”。敌人

大,我就积极准备,避其锋芒,待敌疲劳、士气低落、没有战心时出击。

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与敌军作战应该知己知彼,作战前要谋定敌军主帅和将领的性情特点,主帅易怒者,用计谋扰怒他,羞辱他,使其丧失判断力,主动约战与我军,我军再根据实际情况打击他。

佚而劳之:敌人兵强马壮或者处于战略要地,我可以“夺其所爱”,采取围魏救赵、调虎离山,或者以利诱之,引蛇出洞等方式,使敌劳我逸,强弱交换。或者敌人远道而来,军容威武,我坚守不出,断敌粮道,亦是妙法。

亲而离之:主、将和谐、将士同心、君臣一体,此难胜之敌也,我使间、以利、用计、无中生有,离间对方之间的关系,使亲者疏,疏者仇,借敌之手,成我大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事七计

五事事指: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也,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七计是指: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603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