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试点城市可以在组织模式、规划设计理念、工程技术、资金筹措、机制体制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探索或先行先试。
“城市双修”是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其中,生态修复,旨在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植被,重点是通过一系列手段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
城市修补,重点是不断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发掘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和社会网络,使城市功能体系及其承载的空间场所得到全面系统的修复、弥补和完善。
扩展资料:
2017年04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全面部署“城市双修”工作,城乡规划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简称“城市双修”)是治理城市病、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解决老城区环境品质下降、空间秩序混乱、历史文化遗产损毁等问题。
此外,制定并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
对此,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城市双修”作为治理城市病、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全面部署、全力推进。
据悉,继将海南省三亚市作为首个试点城市之后,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福州等19个城市公布为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
城乡规划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城市数量多,自然条件、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大,“城市双修”的任务目标、组织方式、理念方法、项目规模、政策举措等不尽相同。
有必要选择不同性质、规模和类型的城市作为试点,探索总结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双修”经验,引导各地学习借鉴,因地制宜地推进“城市双修”工作。
据悉,“城市双修”试点工作任务包括6方面:
一是探索推动“城市双修”的组织模式;
二是践行规划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
三是先行先试“城市双修”的适宜技术;
四是探索“城市双修”的资金筹措和使用方式;
五是研究建立推动“城市双修”的长效机制;
六是研究建立“城市双修”成效的评价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城市双修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住建部:全面部署“城市双修” 2020年可有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