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法是指根据某一规则给测量对象的某些特性分配数值(数值化)的研究方法。测量通常通过量表来完成。按所测得数值的种类和特点,量表可分为:名义量表、位次(顺序)量表、间距量表、比率量表、
名义量表:测值表示彼此不同的事物,用以区别研究对象的某一特征,它只允许进行次数运算;位次(顺序)量表:测值表示事物的相对关系(顺序关系),它允许按次序统计,但不能作加减乘除运算;间距量表:测值可作加减运算,但不允许作乘除运算;比率量表:测值可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扩展资料:
测量的条件有:
(1)效度,即测量的结果与所要达到的目标相符合的程度;
(2)信度,即测量数值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难度,即测量试题的难易程度;
(4)区分度,即最大限度地区分被试的特性和能力的辨别力的大小。
测量在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如选拔学生;对学生编班和分组;诊断学习困难,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提供咨询与个别指导;检查教育或教学目标达到的情况,及时予以调整;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测量法
测量方法有12种,分别是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绝对测量、相对测量、接触测量、非接触测量、单项测量、综合测量、主动测量、被动测量、静态测量、动态测量。测量方法是指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亦即获得测量结果的方式。
例如,用千分尺测量轴径是直接测量法,用正弦尺测量圆锥体的圆锥角是间接测量法。在国际单位制中,物理学中有三个基本单位,就是长度米(L)、时间秒(S)和质量千克(Kg)。所有其他物理学中的单位都可以用这三个基本单位来表示或导出。
测量方法是指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亦即获得测量结果的方式。
1、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
直接测量是将被测量与与标准量进行比较,得到测量结果。
间接测量是测得与被测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量,然后运用函数求得被测量。
组合测量是对若干同名被测量的不同组合形式分别测量,然后用最小二乘法解方程组,求得被测量。
2、绝对测量、相对测量
绝对测量是所用量器上的示值直接表示被测量大小的测量。
相对测量是将被测量同与它只有微小差别的同类标准量进行比较,测出两个量值之差的测量法。
3、接触测量、非接触测量
这是从对被测物体的瞄准方式不同加以区分的。接触测量的敏感元件在一定测量力的作用下,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而非接触测量敏感元件与被测对象不发生机械接触。
4、单项测量与综合测量
单项测量是对多参数的被测物体的各项参数分别测量,综合测量是对被测物体的综合参数进行测量。
5、自动测量和非自动测量
自动测量是指测量过程按测量者所规定的程序自动或半自动地完成。非自动测量又叫手工测量,是在测量者直接操作下完成的。
1、按是否直接测量被测参数,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直接测量被测参数来获得被测尺寸。例如用卡尺、比较仪测量。
间接测量:测量与被测尺寸有关的几何参数,经过计算获得被测尺寸。
2、按量具量仪的读数值是否直接表示被测尺寸的数值,可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绝对测量:读数值直接表示被测尺寸的大小、如用游标卡尺测量。
相对测量:读数值只表示被测尺寸相对于标准量的偏差。
3、按被测表面与量具量仪的测量头是否接触,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
接触测量:测量头与被接触表面接触,并有机械作用的测量力存在。如用千分尺测量零件。
非接触测量:测量头不与被测零件表面相接触,非接触测量可避免测量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利用投影法、光波干涉法测量等。
4、按一次测量参数的多少,分为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
单项测量;对被测零件的每个参数分别单独测量。
综合测量:测量反映零件有关参数的综合指标。如用工具显微镜测量螺纹时,可分别测量出螺纹实际中径、牙型半角误差和螺距累积误差等。
5、按测量在加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为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
主动测量: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测量,其结果直接用来控制零件的加工过程,从而及时防治废品的产生。
被动测量:工件加工后进行的测量。此种测量只能判别加工件是否合格,仅限于发现并剔除废品。
6、按被测零件在测量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静态测量;测量相对静止。如千分尺测量直径。
动态测量;测量时被测表面与测量头模拟工作状态中作相对运动。
水准测量原理
从验潮站的高程零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设立于验潮站附近由国家设计里的水准原点的高程,作为全国高程控制网的起点。我国水准原点设立在山东青岛市。从国家水准原点出发,用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测定布设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等水准点。
一、二等水准测量称为精密水准测量,为全国高程控制网的骨干,三、四等水准网遍布全国各地,以上总称为国家水准点。在国家水准点的基础的上,为每项工程建设而进行工程水准测量或为地形图测绘而进行图根水准测量,同城为普通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竖立在欲测定高差的两点上的水准尺上读数,根据读数计算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