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春季是3月到5月,夏季是6月到8月,秋季是9月到11月,冬季是12月到2月。
春天气候温暖适中,中国内陆大部分地区有降雨,万物生机萌发,气候多变,乍暖还寒。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
扩展资料
饮食平衡
春季天气逐渐变暖,此时阳气升发,饮食要以清淡平和,营养丰富为宜,同时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避免多吃油腻、辛辣、油炸食物,这些食物难消化,会加重胃和肝脏的负担。此外多食新鲜时令水果。
春季肝功能旺盛,酸味食品使肝气更加旺盛,导致脾胃消化和吸收功能下降,而甜味食品能够增强脾胃之气,有益健康。因此,春季饮食要增甘减酸,甜味食品中,大枣是不错的选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天
春天3月---5月
夏天6月---8月
秋天9月---11月
夏天12月---2月
四季的划分
四季的划分,我国与西方有所不同。我国的四季划分方法,强调季节的天文特征: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两季,昼夜均匀,正午太阳高度适中,是冬夏之间的过渡季节。具体地说,它以二十四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为四季的起止,而以二分二至为四仲(见四季的划分)。
春季:立春为起点,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
夏季:立夏为起点,夏至为中点,立秋为终点。
秋季:立秋为起点,秋分为中点,立冬为终点。
冬季:立冬为起点,冬至为中点,立春为终点。
这样的四季,具有明显的天文意义,但与实际的气候情况不符。例如,立春和立秋,是春秋二季的开始,而在气候上仍是隆冬和盛夏夏至和冬至,是夏季和冬季的中点,可是在气候上,它们并非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进行天文、气象和物候观测的经验总结,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科学成就。它的划分兼具天文季节和气候季节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