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内容简介
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他贫困,自卑;后对处境相同的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红梅产生情愫,在被同班同学侯玉英发现并当众说破后,与郝红梅关系渐变恶劣,后来郝红梅却与家境优越的顾养民恋爱。少平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做了一名教师。
但他并没有消沉,他与县革委副主任田福军女儿田晓霞建立了友情,在晓霞帮助下关注着外面的世界。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劳动,与村支书田福堂的女儿——县城教师田润叶青梅竹马。少安和润叶互有爱慕之心,却遭到田福堂反对。
经过痛苦的煎熬,少安到山西与勤劳善良的秀莲相亲并结了婚,润叶也只得含泪与父亲介绍的一直对她有爱慕之情的李向前结婚。这时农村生活混乱,又遇上了旱灾,田福堂为了加强自己的威信,组织偷挖河坝与上游抢水,不料竟出了人命。为了“农业学大寨”,他好大喜功炸山修田叫人搬家又弄得天怒人怨。生活的航道已改变地步。
扩展资料: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
《平凡的世界》是用温暖的现实主义的方式来讴歌普通劳动者的文学作品。与《人生》相比,《平凡的世界》更具有人性的高度,作家把苦难转化为一种前行的精神动力。描写苦难的新时期作家不乏其人,但真正把苦难转化为一种精神动力的作家却并不多,路遥当属其中之一。
这部小说在展示普通小人物艰难生存境遇的同时,极力书写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的美好心灵与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作品中的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青年人,但他们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顽强毅力与命运抗争,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
其中,孙少安是立足于乡土矢志改变命运的奋斗者;而孙少平是拥有现代文明知识、渴望融入城市的“出走者”。他们的故事构成了中国社会普通人人生奋斗的两极经验。
艺术特色
1、结构
作品的时间跨度从1975年初到1985年,它全景式地反映了这十年间我国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如此庞大的工程,路遥采用了“三线组合法”,即在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活动上安排了三条线索,三条线索都以时间为序,并将这十年间我国所发生的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列入其中。
第一条线索以孙少平为中心,写了由于城乡差别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孙少平、金波、兰香、金秀等农村青年渴求知识,渴望现代社会城市的文明和丰富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他们千方百计以各种方式拼命走出农村,
进入城市,由此反映了这些由乡而城的青年在追求现代文明的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心态,既有他们与社会或自然环境的矛盾,又有与周围其他人的矛盾或是自身的矛盾,反映了“交叉地带”的社会生活及城乡文化的巨大差别。
第二条线索以孙少安为中心,以双水村、石屹节、原西县为主要地点。主要写了极“左”路线给双水村人造成的贫困,以及三中全会后双水村人奔富裕之路的艰难历程。透视了“左倾”政治给农村的政治、经济生活带来的复杂现象——农村“专职政治家”的认识意义。揭示了这种畸形政治是农民长期贫困的原因。
表现了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改革、土地承包对“政治家”田福堂,孙玉亭和孙少安这类普通农民受到冲击后的不同表现,揭示了改革大潮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真理,也指出了农村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隐患和危机。
第三条线索以田福军的升迁为序,展示了由村到县、地、省的政治斗争和路线斗争,这条斗争线索时明时暗,一直贯穿于作品的始终。它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斗争和路线斗争在党内不仅激烈,而且总是那么壁垒分明。
歌颂的是正确路线斗争的代表人物,表现了他们为推动历史前进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否定和批判错误路线,并通过一些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正面描写,指出潜在的弊端。三条线索的人物不同,所反映的主题也不完全相同,这就保持了一种相对的独立性。
但是,如果作品仅仅为了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而忽略将三条线索进行交叉汇合,那么作品就会显得零散而单调。反之,一味交叉汇合而无独立性,又会变得呆板、拘谨,不能各显其志。可见“独立”与“汇合”的关系需要作家认真处理。
《平凡的世界》将三条线索同时展开,平行发展,利用人物间的关系,情节的相联,选择了一个最恰当的地点作为纽带来联系三条线索,使它们时而交叉直至完全融合。三条线索上的人物相互问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是亲缘关系,或是恋爱婚姻,或是政治斗争的对立面,这就由人物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
路遥善于用历史的眼光去观照现实,也同样善于用现实的眼光去观照历史,他总是将社会生活的内容放在一个长长的历史过程中去加以考虑,所以三条线索反映的生活内容都被他放在了时代的、社会的大背景和大环境中加以描写,因此作品里各情节的构成和联系往往前后相联,疏密相间,错综变化。
另外,作者还选定双水村为纽带,联系着孙氏兄弟和田福军,并由人物在双水村的活动而使展开情节的地点不断改变。因此,三条线索在作品里就像三条河流,而双水村就像这三条河流的源头活水,它们时而分别流动,时而交叉汇合一起流动,体现了它们之间除相对独立之外的有机联系和相互照应。这种联系和照应,共同为表现主题服务,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不仅宽广,而且内涵丰富。
2、人物形象
《平凡的世界》以传统的价值观念及现实主义的创造手法为主,注重故事的连贯性,注重完整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时又不放过情节上的浪漫主义因素,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小说。路遥是抱着巴尔扎克式的“时代的书记官”的态度来写作的,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于以田福生为代表的领导层的描写上,客观、准确、真实,由细节捕捉到了当时时代的脉搏和人们观念转变的艰难程度。
正如路遥所说:“作家最大的才智应是能够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演绎出让人心灵震颤的巨大内容。”因而,单是惊心动魄的情节还不够,还要有对于生活的深刻体察和洞察,然后用现实主义的笔法将这种体会整合到情节中去。这样,小说就兼具了恢弘的构架和饱满韵细节。
秉笔直书的现实主义笔法和路遥“为人民”的创作哲学相结合,形成了小说雄浑壮丽的美学格局。《平凡的世界》仿佛一部恢弘的史诗,凝聚着雄浑的社会交响、宽阔的人性胸怀、绚丽的人生色彩和丰厚坚实的苦难底蕴,老辈人厚重而沉实的人生苦难,
年轻人浪漫瑰丽的人生想象和朝气蓬勃的行动能力,以及从生活中得来的人生思考都构成了这种美学格局的一部分,成就了这样一个犹如黄土高原般起伏变化、又如大河般壮阔雄浑的文本。
同时,路遥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的典型化。且不说孙少平等主要人物,就连次要人物也非常典型。比如农村“革命家”孙玉亭,就是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还有支书田福堂,他的自命不凡和谨小慎微,是农村干部的典型。
还有区委书记苗凯、秘书张生民等等。这些人物都带着他们身份的标签,一举一动都让人一眼看出他们的职业特点和由职业特点所形成的行为方式特征,从而探索各式人物的性格心理和文化心态,传导时代的律动。
3、语言
小说的语言朴实厚重,渗透着作家强烈的感情色彩。在流畅的故事叙述中,经常会出现有关生活意义和价值的点睛之笔出现,比如:“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人的生命力正是在这样的煎熬中才强大起来的。想想看,当沙漠和荒原用它严酷的自然条件淘汰了大部分植物的时候,少女般秀丽的红柳和勇士般强壮的牛蒡却顽强地生长起来——因此满怀激情的诗人们才不厌烦高歌低吟赞美它们”!
这些至理名言,都是笔之所至,水到渠成,它们甚至被许多读者铭记在心,成为他们的生活指南。同时,陕北信天游古朴忧郁的情绪和单纯明朗的表达方式,以及他们丰富的日常语言,都成为小说的语言素材,赋予了书面语具体可感的形象,也增添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平凡的世界(路遥著长篇小说)
1、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内容简介: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他贫困,自卑后对处境相同的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红梅产生情愫,在被同班同学侯玉英发现并当众说破后,与郝红梅关系渐变恶劣,后来郝红梅却与家境优越的顾养民恋爱。少平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做了一名教师。但他并没有消沉,他与县革委副主任田福军女儿田晓霞建立了友情,在晓霞帮助下关注着外面的世界。2、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劳动,与村支书田福堂的女儿——县城教师田润叶青梅竹马。少安和润叶互有爱慕之心,却遭到田福堂反对。经过痛苦的煎熬,少安到山西与勤劳善良的秀莲相亲并结了婚,润叶也只得含泪与父亲介绍的一直对她有爱慕之情的李向前结婚。
3、这时农村生活混乱,又遇上了旱灾,田福堂为了加强自己的威信,组织偷挖河坝与上游抢水,不料竟出了人命。为了“农业学大寨”,他好大喜功炸山修田叫人搬家又弄得天怒人怨。生活的航道已改变地步。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主要描写了1975年至1978年期间,生活在黄原地区原西县双水村孙少安一家的故事,围绕着孙少安一家的生活状态以及相关人物,描写了生活在这个时期的各阶层人民生活现状。
这段时间正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前一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一年,这个被侵害的土地正在冰封中慢慢解冻。
我们的主角孙少安一家属于地道的贫民,一家共10口子需要孙少安和父亲孙玉厚支撑——孙玉厚瘫痪在床的母亲、孙玉厚、孙玉厚妻子、孙少安、孙少平、兰香、兰花一家四口(兰花、王满银、猫蛋狗蛋)。
年老的祖母害了红眼病,好几年前就半瘫在炕上,在睡梦中都忍者身体疼痛,孙少平好不容易带回来的止疼药也舍不得吃,一片一片数来数去,仿佛这样做身体病痛也减轻了。
孙玉厚是个忠厚的农民,老实本分地营务庄稼,关爱幼弟和家人,为了给弟弟娶媳妇欠下一河滩账,也不曾后悔,孙玉厚和其妻子这两个忠厚的庄稼人把弟弟当成儿子养,在弟弟孙玉亭长大后仍然不时接济。这个受人尊敬的老实人用自己的肩膀支撑住摇摇欲坠的家。
孙少安从上学时候便是学校成绩拔尖的学生,最后也因为家贫回家务农,帮父亲操持家业。哪怕不再上学也在经营庄稼上是一把好手。他也是个有见识、有胆量、有智慧的人,坚持供弟弟和妹妹上学;作为一队队长,生产队也经营得超过了往年优胜的二队;还发起黄土高原农村的第一次自发性改革尝试……这个能吃苦、有责任感又有智慧的年轻人相信在第二部1978年之后一定能取得好光景。
孙少平是孙少安的弟弟,从一开始对穿着、吃食的敏感自尊,到后来看到更广阔世界的温暖正直的少年。这个少年的人格在别人的影响下一点点丰富起来,从被打但并未告状的顾养民身上认识到,普通并不等于庸俗,在许多平常的事情中,应该表现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再之后在田晓霞的影响下,生活在他面前展现更广阔的内容,他知世故而不世故,一腔热血,可以随时为奉献燃烧了自己,这个高尚品格的青年曾冒着生命危险跳入激流的洪水中营救伤害过她的跛脚女子侯玉英,也不计前嫌帮郝红梅摆脱盗窃的危机。
孙少平的品格给我留下很大的触动,他的这句话也令我印象深刻:“生活在阳光之下。把黑夜留给鬼魅吧,白天是属于人的。”
孙兰香是令人心疼的女孩子,这个乖巧的小女孩在刚四岁的时候就开始蹒跚着拾柴火,她那幼小的心灵懂得家里的贫困,在大人没有注意到她需要的时候就一直忍着。她心疼家里所有的大人,随时留心看着能帮他们做点什么。当姐夫王满银被抓去“劳教”,姐姐母亲祖母都在六神无主地哭泣时,她偷偷提了个猪食桶喂猪去了,还悄悄着出去捡了一筐筐柴火……
这一家人在贫困中仍然相亲相爱,互相扶持,在艰难和贫瘠的生活里给了互相无限的安慰。家里但凡有好点的吃食都要首先孝敬奶奶,家里懂事的小孩子从来不争不抢,家人们也总是提前帮对方解决后顾之忧,当孙少平要去县城参加全区革命调讲,却因为服装等问题被泼了一盆凉水时,家人早已为他备好了;当孙少安因扩大猪饲料地被批判,整个人被生活的重担压垮,一个人吞吐生活的苦难时,此时父亲在他身后悄悄跟着以免他遭遇不测,而孙少安也因看到温暖的家庭,内心有了坚强的力量……
孙少平、孙少安、孙兰花都经历过爱情,但是生活贫困的人在爱情中都要付出代价的。
孙少平与郝红梅结识于贫困,他们都在吃饭的时候最后默默取走属于各自的黑高粱面馍,长此以往与郝红梅的互动给予了他敏感内心一些安慰,但这场青春期的爱情最终因贫困走向灭亡,郝红梅因急于摆脱自身的贫困看上了家境优渥的顾养民,孙少平的青春激流打起的第一个浪头也渐渐归于了平静。
天真的孙兰花,被王满银一通乱撩动了心,婚后生下猫蛋狗蛋,家里地里一个人操磨,但是仍然死心塌地地跟着王满银生活,即便如此这个忠厚善良的姑娘仍然爱着丈夫,在她心里这个男人曾在她没什么光彩的青春里第一次给过她爱情的快乐。
孙少安与田润叶从小一起长大,见识过更广阔世界的田润叶并不认为两个人的身份不可跨越,可是少安这么多年一直生活在双水村,他的思想无法跨越双水村和贫困家庭设置的界限,所以即使他心里热爱着润叶,也仍然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贺秀莲。事实上,贺秀莲也很适合他,他们的婚姻没有双方父母的阻碍,可以说是“门当户对”,婚后贺秀莲也很能干,在营务庄稼上也是一把好手,这个女子一心一意爱着孙少安,给予了他世俗的慰藉。但善良真诚的润叶却没有逃掉她不情愿的结局——嫁给她不爱的李向前。
灰暗的时刻总会过去,这片黄土地有强大的自愈能力,在她身上孕育的子民都有着折不断的韧性,哪怕被丢在石头上,也能从石头钻出一条缝。
这韧性在黄土地上扎了根,一次次打击都没能弯下脊梁,都没能被击碎倒在地上,当天气放晴,便直挺挺立起来,盈满力量,为生存不屈地战斗。
就像在这极其贫困的时期,双水村的人们保持着对盛大的节日的热情,比如打枣节、正月十五闹秧歌,这个时候人们把一年的贫困、不幸和忧愁都抛在脑后,尽情享受这几天的热闹和快乐——有了节日,这日子也仿佛有了盼头,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