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梁冠:文武百官在国家重大祭祀典礼,庆祝大功告成,正月初一进朝贺年、冬至、皇帝生日、圣旨开读,进呈奏表等时候,都要戴上梁冠。依公、侯、伯,一到九品,以梁线的多寡来区分。
二、乌纱帽:是明代官人上班常戴的官帽。前低后高,靠后脑的地方,左右各有一片长椭圆形的帽翅,帽内有网巾,束著头发。乌纱帽(black gauze cap,比喻官位(official position)为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后来也用来比喻官位。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到宋朝时加上了双翅,乌纱帽按照官阶在材质和式样上是有区别的。明朝以后,乌纱帽才正式成为做官为宦的代名词。
三、襆头:是在重大的朝廷集会、奏事、谢恩时戴的,形体和宋代的差不多,帽缘左右有两支像直尺的展角,展角尾端有的往上弯,再往左右弯。
四、四方平定巾:布做的像长方体的帽子,又称方巾、角巾。明朝建国初年,做这种帽子的人,为了歌颂皇帝平定四方的功勋,所以命名为「四方平定巾」,是读书人、官家常戴的帽子。
五、飘飘巾:帽子像三角形屋顶、帽脊前后又各有一片长方形布披,随风飘动,所以叫飘飘巾。跟八仙中的吕洞宾戴的帽子一样,所以又称纯阳巾(纯阳真人是吕洞宾的道号),不过纯阳巾的前后帽顶布披有圈卷的云纹。有的帽披上也加块玉,脑后垂两条长带子。
六、东坡巾:苏东坡发明的帽子。长方帽子,戴成菱形状,摺线居中,两边角上又各附一片比帽子短的竖披。其他尚有儒巾、平顶巾、汉巾、软巾、吏巾、二仪巾、万字巾、披云巾、网巾、瓦楞棕帽、瓜皮帽等等,形形色色,有时也加上披肩。
折官帽需要准备正方形纸,具体步骤如下:
1、拿一张15cm正方形纸,在纸上折出“米字型”形状的折痕,把4个角都对折到中间位置,上下进行反对折,把右下角沿着折痕折向上边,左下角也是以同样的方法折向另一面,这样整体看过去就是一个三角形。
2、把两边撑开,撑开后两个角对折向下压平,由此三角形就变成了四方形,把中间的两边口袋各向两边撑开。撑开后向前压,使两个角对拢。就是图中标记的两个白色小圆圈的记号,把这两个角进行对折在一起,然后整理好。
3、左右两边进行对折就可以了,另一面也是同样的折法,按照图片对折到中间线,这样右边就形成一个三角形,再把三角形对折到中间位置。那么下面一层也是重复这个步骤。
4、左边的折法和右边不一样,左边是直接对折到中间折痕位置,这样一个官帽就折好了。
官帽
官帽指古代文官所穿戴的乌纱帽,表示官职的等第高低。
引证解释
1、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官帽以竹丝作胎,真青绉纱蒙之,自奉御至太监皆戴之。”
2、明·杨基《寄题水西草堂》诗:“乌纱官帽半笼头,紫竹渔竿长在手。”
古代官员的服饰极为讲究,不仅透露着身份,还表现了一定的美学。就比如唐朝男子的官帽,是有一定的形状固定的,不仅挺括,还美观,象征着身份,其实唐朝的官帽一开始是由裹头发的头巾演变而来的,我们在有关于唐朝的影视剧中所看到的官帽,都是按照历史史书上的记载还原的,所以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其中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大型影视剧有《神探狄仁杰》、《武媚娘传奇》、《大唐荣耀》、《贞观之治》等。
而对唐朝官员所戴帽子的专业叫法是幞头。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裹头发的头巾。这种帽子其实在唐朝最常见,在其他的朝代倒不是很明显,最开始源自于隋朝。这个幞头的最原始样貌是有四个角的,方便裹头发,而由于每个人、每个时期所流行的折叠方式不一样,所以形成的形状也有所不同,所以形成的幞头也就不一样,这样放置在帽子中的帽撑也就不一样,最后所呈现出来的幞头形状也就各异。
而后来,形成了造型一致的幞头,也是为了整齐美观,这一点是在隋朝的时候,一个礼部尚书郎上书建议的。也正是他这一个建议,促进了后来有固定形状的官帽,俗称乌纱帽。也许,这个礼部尚书真的是太兢兢业业了,不过也符合他礼部尚书的气质,毕竟就是专门管这方面礼仪的。而这种帽子一开始就只是官帽,后来民间男子,或者为官者平日里穿常服也戴着这样的幞头。
这是因为李世民非常喜欢在日常生活中也戴幞头,于是人们便学着皇帝的这个行为。要知道,平民百姓最喜欢学宫中的风气,所以在一些宫廷剧中,后宫主张节俭,也就是为了宫外的百姓不要学习奢靡之风。在唐朝的时候,虽然都是幞头,但是不同时期的幞头也不太一样,比如前期的幞头还是有很多头巾的特点,那就是软脚的,而后期的幞头都是硬脚,这样为了更方便的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