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置信度”

一炷香是多久2023-02-13  25

不会内容就这么少吧?转个帖子过来=========================================================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两个概念,置信度和置信区间置信度:以测量值为中心,在一定范围内,真值出现在该范围内的几率。一般设定在2σ,也就是95%,95%是通常情况下置信度(置信水平)的设定值。置信区间:在某一置信度下,以测量值为中心,真值出现的范围。我们在论文里经常看到CI,CI是置信区间,一定概率下真值得取值范围(可靠范围)称为置信区间。其概率称为置信概率或置信度(置信水平)真实数据往往是实际上不能获知的,我们只能进行估计,估计的结果是给出一对数据,比如从1到1.5,真实的值落在1到1.5之间的可能性是95%(也有5%的可能性在这区间之外的)。区间是由抽样的数据根据大样定律结合查表得来的。区间越小精度越高,区间越大置信度越高。打个比方,我们猜张燕燕的年龄,你给出区间是25-35,这个区间很小置信度很低但精度就很高,你说在8岁到80岁之间,那是百分百的置信度了不过精度太低毫无意义。的确99%准确度高于95%,但是它的精度(精密度)就低于95%。95%的置信度是一般通用的。P值指的是比较的两者的差别是由机遇所致的可能性大小。P值越小,越有理由认为对比事物间存在差异。例如,P0.05称“不显著”;P<=0.05称“显著”,P<=0.01称“非常显著”。由于常用“显著”来表示P值大小,所以P值最常见的误用是把统计学上的显著与临床或实际中的显著差异相混淆,即混淆“差异具有显著性”和“具有显著差异”二者的意思。其实,前者指的是p<=0.05,即说明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比较的二者来自同一总体的可能性不足5%,因而认为二者确实有差异,下这个结论出错的可能性<=5%。而后者的意思是二者的差别确实很大。举例来说,4和40的差别很大,因而可以说是“有显著差异”,而4和4.2差别不大,但如果计算得到的P值<=0.05,则认为二者“差别有显著性”,但是不能说“有显著差异”。

===================================================

所谓置信度,也叫置信水平。它是指特定个体对待特定命题真实性相信的程度.也就是概率是对个人信念合理性的量度。

概率的置信度解释表明,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概率,事件之所以指派有概率只是指派概率的人头脑中所具有的信念证据。置信水平是指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内的概率;而置信区间是指在某一置信水平下,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间误差范围。置信区间越大,置信水平越高。

扩展资料

置信度:它是样本容量(即你这里的3000)和数值结果波动范围的函数。也就是说,你得到的结果会在某个特定数值附近波动,你希望知道的是波动范围到底有多大。

简单的说,置信度随着所取范围增大而减小,例如假设平均值为50分,那么45-55之间的可能性显然比35-65之间小,也就是置信度低,而出现在0-100之间的置信度则是100%,因为全部范围就这么大。

另外,样本容量一般有利于提高置信度,即人数越多所得结果越可靠,不过在达到一定界限之后对于提高置信度贡献就很小了,所以一般取一定容量就足够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置信度

在统计学中,一个概率样本的置信区间是对这个样本的某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置信区间展现的是这个参数的真实值有一定概率落在测量结果的周围的程度。置信区间给出的是被测量参数的测量值的可信程度,即前面所要求的“一定概率”。这个概率被称为置信水平。

如果在一次大选中某人的支持率为55%,而置信水平0.95上的置信区间是(50%,60%),那么他的真实支持率有百分之九十五的机率落在百分之五十和百分之六十之间,因此他的真实支持率不足一半的可能性小于百分之2.5(假设分布是对称的)。

如例子中一样,置信水平一般用百分比表示,因此置信水平0.95上的置信区间也可以表达为:95%置信区间。置信区间的两端被称为置信极限。对一个给定情形的估计来说,置信水平越高,所对应的置信区间就会越大。

扩展资料:

置信水平是指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内的概率;而置信区间是指在某一置信水平下,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间误差范围。置信区间越大,置信水平越高。

置信水平是描述GIS中线元素与面元素的位置不确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置信水平表示区间估计的把握程度,置信区间的跨度是置信水平的正函数,即要求的把握程度越大,势必得到一个较宽的置信区间,这就相应降低了估计的准确程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置信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521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