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飞行能力很强,每秒钟可达10米,既可突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有时还能后退飞行。休息时,双翅平展两侧,或直立于背上。前翅和后翅不相似,后翅常大于前翅。翅的前缘,近翅顶处,各有1个翅痣,呈长方形或方形,可保持翅的震动规律性,并可防止因震颤而折伤。胸部斜列,前胸小,能活动。足接近头部(以便于捕食)。腹部细长。成虫的构造虽颇一致,但大小差别悬殊,翅展一般为5公分。从最小的1.8公分(0.7吋)到最大的19.3公分(7.5吋)。
蜻蜓有两对翅膀。它是一种体型较大的昆虫,翅膀较长,也比较窄,是膜质的。它的视力十分发达,有3个单眼,1对复眼。
蜻蜓的后翅基部比前翅基部稍大,而且翅脉也稍有不同,其幼虫(稚虫)一般生活在水中,但是生活期是因种类而异的,一般为2年,也有的会长达3至5年,它可以用来监测环境污染,蜻蜓的别称有丁丁、点灯儿、蚂螂、负劳、诸乘、纱羊、山咪、光光听等。
蜻蜓的习性
蜻蜓排在水草上的卵,孵化而成的幼虫,称为水虿。它的像貌很像一只大肚子蜘蛛,不太好看,不象蜻蜓那样惹人喜欢。水虿的下颚上,生长着一对很大的大钳,当它捕捉水底食物的时候,就会伸出这对大钳来个突然袭击。蚊子的幼虫——孑孓是它最好的食物。
因此,蜻蜓从幼虫时代开始就是除害的能手了。水虿在水里起码要经过一年,时间长些的则要苦熬七八年才能羽化成虫。当水虿要羽化的时候,它就会攀登到水草枝上,不吃也不动,形状又短又胖,长度不到蜻蜓的三分之一。
蜻蜓的翅薄而轻,重量只有0。005克,每秒可振动30~50次。
它的翅由发达的翅肌和气囊组成,前者能使翅快速地扇动,后者贮有空气,可以调节体温,增加浮力。飞翔时,这两对翅相互交错地上下扑动,其中总有一对翅具有足够的提升力,不仅有利于起飞、降落,而且能做许多现代飞机做不到的高难度动作,既可以侧飞、倒飞或平直地悬在半空,也可以垂直上升或下降。
奇特的是,蜻蜓的翅看上去柔弱单薄,却能在这种每秒几十次的震颤之下安然无恙。
原来,在亿万年前,大自然就为蜻蜓配备好了奇妙的消震颤装置。在它翅的前缘上方有一块深色的角质加厚区,称为翅痣,这就是蜻蜓翅的抗震颤装置,如果没有它,蜻蜓的翅就会发生震颤,使它不能正常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