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原原本本,清清楚楚,毫无遗漏。
一五一十,汉语成语,意思是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出自《水浒全传》。【解释】:五、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译文】:这妇人听了这些话,也不说什么,但折回走过来,从头到尾,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语法】:联合式;作状语、补语;形容查点数目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原原本本、 如数家珍 、滴水不漏、 一清二楚、有头有尾.
反义词 :一塌糊涂 、有头无尾、 含糊不清 、有始无终。
一、一清二楚 [ yī qīng èr chǔ ]
释义:十分清楚、明白。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小顺儿样样事情都要闹个一清二楚,不然怎么能当好妈妈的保镖呢。”
二、一塌糊涂 [ yī tā hú tú ]
释义:乱到不可收拾;糟到不可收拾。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三、含糊不清 [ hán hu bù qīng ]
释义:躲躲闪闪,在主张方面缺乏明确的表态;模棱两可,暧昧。
出处: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各级党组织直到每个支部的态度都要十分坚定,不能有任何游移不定、含糊不清的表现。
四、有始无终
释义:指人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出处:《晋书·刘聪载记》:“小人有始无终,不能如贯高之流也。”
白话译文:《晋书·刘聪载记》:“小人做事不做到底,不能把他们放到很高的位置。”
一五一十,汉语成语,拼音是yīwǔyīshí。意思是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一清二楚。出自《水浒全传》。
一五一十近义词
原原本本、一清二楚、滴水不漏、有头有尾
一五一十反义词
一塌糊涂、有头无尾、有始无终
一五一十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一五一十造句
1、女人也一五一十地把全部经过说了一遍:她怎么在种田,一个人走来问她,她的田有多大,她指给他一棵树,就是她的田界,后来他走了,回来时,突然对她乱叫,说是将他的羊腿弄断了,她连知道也不知道这事,从来也没看见过他的羊。
2、老太太被扔出后宫,慢慢醒来后,她身边的使女便一五一十地把公主的话告诉了她。
3、巴尔杜斯一五一十地讲出了一切。
4、该组织注意到,文化差异,对自杀的看法和态度对所有人都有影响,不管是否有自杀倾向,也不论自杀是否被一五一十的报道出来。
5、妻子和孩子,它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他讲了一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一五一十
“一五一十”意思是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一清二楚。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