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第六窟释迦摩尼故事

聚客2022-06-06  27

第六窟(释迦牟尼洞)

公元471年至494年

此洞为中央柱洞,又名支提洞、塔庙洞。它装饰华丽,被誉为“云冈第一大观”。是世界雕塑艺术史上的奇迹,洞中央的方形塔柱分上下两层,高15米。上层两侧各雕有二佛二菩萨,四角雕有大象驮着九级亭阁般的方塔;下层四周是供坐佛的佛龛。洞内四壁上层共十一尊佛像,由天篷悬挂。洞顶呈格子状,多有多臂神骑孔雀、狮子、老虎、长尾鸟等动物。洞内有30多个反映释迦牟尼生平的佛传故事,展现了释迦牟尼的诞生、成长、结婚、出家、弘法等一系列标志性纪念场景。这些故事画面的雕刻,结构合理,技法简单,是传到东方的犍陀罗艺术的新创造,弥足珍贵。

洞内几乎所有的墙壁上都挂满了雕塑。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许多雕塑已经风化,颜色剥落或褪色,但它们仍然显示出它们的精致和宏伟,它们的辉煌让人钦佩和感叹!

5号洞和6号洞是双洞。前面是五座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的琉璃瓦四层木亭。据一名导游介绍,两堵墙之间的墙最薄处只有2厘米。亭子的形状庄严而壮观。

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姓是乔达摩,名是悉达多。“释迦牟尼”(ā kyamuni)是佛教对他的尊称。释迦牟尼,一个种族名称,意为“能量”;牟尼,又译“文”,是尊称,意为仁、儒、忍、默。他们能仁,能儒,能忍,能默等。,意思是释迦牟尼的“圣人”。

相传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卡匹罗威邦(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清教国王的王子,属于印度教种姓。她的母亲莫也夫人是邻国祖利人国王的女儿。在返回她父亲的国家的途中,莫也夫人在蓝毗尼生下孩子七天后去世,因此王子由她的姨妈马哈波·波蒂抚养。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关于释迦牟尼生卒年的说法不一。根据“善见法”的中文翻译,推断为公元前565年至公元前485年。或者南传佛教认为是从公元前623年到公元前544年,或者是从公元前622年到公元前543年。作为一个孩子,释迦牟尼受到传统婆罗门的教育。29 (19)岁时,他感受到了生老病死的种种苦恼。此外,释迦牟尼家族姓氏面临种族灭绝的威胁,他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他放弃了皇室生活,成了一名僧侣。开始跟随“数论”的开创者阿洛洛加·拉玛和乌塔加·拉玛,在莫加托王的佘城附近学习禅定。

之后,他独自一人到尼莲禅河附近的树丛中修行苦行6年。他相信苦行不是解脱之路,于是转向伽耶(菩提伽耶)比波罗树,冥想四谛十二因缘,最终获得开悟。35岁的时候(说30)。在波罗乃兹的第一个城市Rokuyaon,他告诉了五个人,包括他的随从,Aroma陈如。此后,他一直在印度北部和中部的恒河流域传教,组建了传教僧团,奠定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在王舍城,先后被莫哈托国王比罗及其儿子阿卜杜拉国王皈依,在舍维,被扎罗国王波什尼亚克皈依。弟子众多,有500人,其中名人10人,号称十大弟子。80岁时,他在那加市去世。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44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