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亚风格是什么风格?


波西米亚风格指一种保留着某种游牧民族特色的服装风格,其特点是鲜艳的手工装饰和粗犷厚重的面料。层叠蕾丝、蜡染印花、皮质流苏、手工细绳结、刺绣和珠串,都是波西米亚风格的经典元素。

波西米亚风格代表浪漫化、民俗化、自由化,也代表一种艺术家气质,一种时尚潮流,一种反传统的生活模式。

波西米亚风格的评价

波西米亚是时装界的表现风格,因为波西米亚人行走世界,服饰自然就混杂了所经之地各民族的影子:印度的刺绣亮片、西班牙的层叠波浪裙、摩洛哥的露肩肚兜皮流苏、北非的串珠全都熔为了一炉。令人耳目一新的异域感也正符合了当代时装把各种元素混搭的潮流。

在意大利有很多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甚至政府办公楼都是巴洛克风格的,和那些歌特式大教堂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应用在建筑,服饰上的风格经过理念的迁移也是可以用在产品上的,充满民族特色的波希米亚风格可以在家居上有广泛的应用。

波西米亚

Bohemian,一般译为波西米亚,原意指豪放的吉卜赛人和颓废派的文化人。然而在今年的时装界甚至整个时尚界中,波西米亚风格代表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浪漫化,民俗化,自由化。浓烈的色彩、繁复的设计,会带给人强劲的视觉冲击和神秘气氛—实际也是对这两年简约风格的最大冲击。

长盛不衰波西米亚风

六七十年代,波西米亚人的服装打扮和行为方式在“反文化”群体中广为流行。无论是心里反叛的欲望,还是对“爱与和平”的向往,幻想波西米亚式流浪放纵生活的城中人,今年在8小时以外的衣着上“波”了一回。我们回不到那个年代,看这本杂志的大部分人也不会去流浪,所以就在今天穿的时装上寻找放纵的感觉。

波西米亚(Bohemia)位于捷克斯洛伐克的西部地区,原属奥匈帝国的一部分,是一个多民族的部落,那里是吉卜赛人的聚集地。如今提到它,人们已很少想到真正在捷克土地上生活的波西米亚人民,“波西米亚”已成了一种象征,惹人无数联想——流浪、自由、放荡不羁、颓废……它已经成了终日奔波忙碌的都市人心中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

虽然吉卜赛人最早来自于印度的西北部,而波西米亚位于欧洲。但由于行走世界的吉卜赛人最后很多都聚集在了波西米亚,所以大部分文学作品里都模糊的界定:波西米亚人就是吉卜赛人也即茨冈人。他们以流浪的方式行走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从俄罗斯到印度到北非的摩洛哥都有他们的足迹和踪影,当然更多的是在欧洲。不信奉上帝的他们无拘无束地通过各种能想象的流浪人的手艺谋生,还擅长“星象占卜”和“顺手牵羊”。

从长相到性格到生活方式都绝对与众不同的波西米亚人,一直以来都是文学艺术家们乐此不疲描绘的对象。我们耳熟能详的有:普契尼的经典歌剧《波西米亚人》、梅里美的《卡门》、七十年代红极一时的印度电影《大篷车》,当然还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里那能歌善舞的美丽吉卜赛姑娘埃斯梅拉达。吉卜赛女人热情奔放敢爱敢恨的迷人性格在卡门和《大篷车》里的小辣椒的身上体现无遗,正如《卡门》开头帕拉扎的诗句所说:“女人是祸水,美好只二回——新婚燕尔时,命绝大限至。”

她们的打扮呢,看看卡门第二次出场的模样吧!——“她穿着一条非常短的红裙子,露出她的不止有一个破洞的白丝袜,还有一双小巧玲珑的红摩洛哥皮鞋,鞋子用火红的绸带系住。她推开披肩,让她的两只肩膀暴露出来,还显出她的衬衫上面一大束金合欢。”不用说披肩下当然还有缀着亮片的短裙。

作为西班牙舞蹈象征的弗拉门哥其实就是豪放的吉卜赛人表达自己内心喜怒哀乐的即兴乐舞形式。虽然出于对吉卜赛人的避讳,西班牙人有些不大愿意承认这种舞蹈形式,但那些黑发吉卜赛女郎身穿花色多褶裙,肩披带流苏的手织披肩,打着响指深情起舞的模样却早已深入人心。

波西米亚风格的装扮,在总体感觉上靠近毕加索的晦涩的抽象画和斑驳陈旧的中世纪宗教油画,还有迷综错乱的天然大理石花纹,杂芜、凌乱而又惊心动魄。暗灰、深蓝、黑色、大红、桔红、玫瑰红,还有网络上风行一气的“玫瑰灰”便是这种风格的基色。没有底气的人一穿上便被无情地淹没在层层叠叠的色彩和错觉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435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