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下,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气体溶解度受气体种类、压强、温度等因素影响。如在0℃、1个标准大气压时1体积水能溶解0.049体积氧气,此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气体的溶解度除与气体本性、溶剂性质有关外,还与温度、压强有关:其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由于气体溶解时体积变化很大,故其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显著增大。关于气体溶解于液体的溶解度,在1803年英国化学家威廉·亨利,根据对稀溶液的研究总结出一条定律,称为亨利定律。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压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若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②温度: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应用气体溶解度的知识来解释的现象:
①夏天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会有大量气泡冒出。
②喝汽水后会打隔,是因为汽水到胃中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③养鱼池中放几个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④不能用煮拂后的凉开水养鱼,因为温度升高,水巾溶解的氧气减少,因而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气。
气体溶解度的定义:气体溶解度是当气体压力为0时101kPa,在一定温度下,溶于1饱和时水中气体的体积。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1)气体性质。(2)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3)压力:压力越高,气体溶解度越高。
气体溶解度示例
打开汽水盖,溶液中会冒出很多气泡,气体的溶解度变小了是因为
A.温升B.温度下降了C.压力降低D.压力增加
回答:C
分析:打开汽水盖后,瓶子里的压力降低了,所气体的溶解度变小了,所以答案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