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有三个,分别是孝定景皇后、端康皇贵妃、恪顺皇贵妃。
1、孝定景皇后
隆裕(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绪的表姐。
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并在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
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西六宫之一的长春宫病逝,享年46岁。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中华民国政府以国丧规格处理丧事,与光绪帝合葬崇陵(河北易县清西陵)。
2、端康皇贵妃
端康皇贵妃(1873年—1924年),即瑾妃,他他拉氏,原任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满洲镶红旗人,是光绪帝仅有的三位后妃之一。
瑾妃有一妹,同为光绪帝妃,即珍妃。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光绪帝的选后大典上,瑾妃和妹妹珍妃同时入选,成为光绪帝的妃子,并在隔年元月行大婚礼,之后分别以瑾嫔和珍嫔的身份入宫。
光绪十五年(1889年)与妹妹(珍妃)被入选宫中,初封为瑾嫔,后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加恩得晋妃,光绪二十年因珍妃忤逆太后而受株连,降为贵人;次年复升为妃。
宣统皇帝溥仪即位后,尊其为“兼祧皇考瑾贵妃”。宣统帝逊位后,小朝廷为之上徽号“端康皇贵太妃"。
民国十三年(1924年9月24日),瑾妃病逝于永和宫中,年51岁,并以端康皇贵妃的身份葬于崇陵妃园寝,谥为温靖皇贵妃。
3、恪顺皇贵妃
恪顺皇贵妃(1876年—1900年),即珍妃,他他拉氏,原任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满洲镶红旗人,光绪帝妃嫔,也是光绪最宠爱的妃子。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慈禧太后强词借口带走珍妃不便,留下又恐其年轻惹出是非,有辱皇家颜面,被投井杀害,享年二十四岁,1901年春,清廷与八国联军讲和,慈禧、光绪还朝。
慈禧见珍妃所投之井依然如故,便命人将尸骨打捞出来,装殓入棺,葬于阜成门外恩济庄太监公墓南面的宫女墓地,企图以“贞烈殉节”的名义掩世人耳目,并为此将珍妃追封为珍贵妃。
慈禧死后,载沣将珍妃的死因从“投井自杀”改为“被崔玉贵投入井中溺亡”。
民国二年(1913年)珍妃姐姐瑾妃做了太妃,才将她迁葬回崇陵妃园寝,并在珍妃井北侧的门房为她布置了一个小灵堂以供奉珍妃的牌位,灵堂上悬挂一额纸匾,上书“精卫通诚”,颂扬珍妃对清德宗的一片真情。
扩展资料:
光绪十四年(1888年),15岁的姐姐和13岁的妹妹同时入宫,姐妹都被封为嫔,姐姐叫瑾嫔,妹妹叫珍嫔。
瑾嫔长相普通,体态略胖,性格沉稳;珍嫔姿容俏丽,聪明伶俐,活泼开朗。孤独苦闷的光绪帝对妹妹珍嫔一见倾心,宠爱有加,而姐姐瑾嫔则相形见绌,如同妹妹身边的丑小鸭,备受冷落,只能选择与世无争。
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六十大寿,姐妹二人被晋封为妃。没过多久,因妹妹珍妃忤逆慈禧,瑾妃也受到牵连,被降为了贵人。第二年,才恢复妃位。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珍妃被慈禧害死,瑾妃随着慈禧和光绪帝出逃,一年多后返回皇宫。
光绪帝死后,即位的溥仪尊瑾妃为皇考瑾贵妃。隆裕太后去世之后,溥仪又尊他为端康皇贵太妃。到了这时,瑾妃总算是熬出了头,成为了宫中四妃之首(另有同治帝的瑜妃、珣妃、瑨妃)。
瑾妃患有甲状腺肥大症,脖子粗大,眼睛外凸,脾气也不像从前那样温和了。可能是压抑太久了,此时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瑾妃变得很专横,飞扬跋扈,把自己视作皇太后,俨然就是这个皇宫小朝廷里的主宰。
她作威作福,任意打骂宫女、太监,将看不顺眼的人逐出宫去。她还处处干涉溥仪,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强迫溥仪称呼她为皇额娘。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说瑾妃以慈禧为榜样,一心一意地模仿慈禧。
后来,宫中的很多人都对瑾妃不满。溥仪在身边人的怂恿之下,公开与瑾妃大吵了一架,使瑾妃很没有面子,溥仪也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瑾妃为了出这口气,把溥仪的祖母刘佳氏、母亲瓜尔佳氏召进宫中,对她们施加压力,厉声训斥。她们吓得跪地磕头,苦苦哀求,答应劝溥仪给瑾妃赔礼道歉。最后溥仪经不住祖母和母亲的苦劝,被迫给瑾妃道了歉。
但是溥仪的母亲性格刚烈,之前从未受过别人的侮辱,回去之后就吞鸦片自杀了。瑾妃知道后,非常恐惧,害怕溥仪追究此事,于是改变了对待溥仪的态度,再也不敢干涉溥仪了,两人的关系才逐渐缓和。
1924年,瑾妃病死,享年51岁,溥仪赐谥为温靖皇贵妃。半个月后,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当时瑾妃的棺材还停放在宫中,又过了半个月才从宫中移出。1925年,遗体葬在了光绪帝陵墓旁边的妃园陵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绪
一、努尔哈赤
1、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孟古。
2、孝烈武皇后:乌拉那拉阿巴亥。
二、皇太极(年号:天聪)
1、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
2、孝庄文皇后:大玉儿。
三、福临(年号:顺治)
1、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荣惠。
2、孝康章皇后:佟佳念锦。
3、孝献皇后:董鄂·乌云珠,世称董鄂妃。
四、玄烨(年号:康熙)
1、孝诚仁皇后:赫舍里芳仪。
2、孝昭仁皇后:钮祜禄东珠。
3、孝懿仁皇后:佟佳仙蕊。
4、孝恭仁皇后:乌雅德宛。
五、胤祯(年号:雍正)
1、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舒兰。
2、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六、弘历(年号:乾隆)
1、孝贤纯皇后:富察英琦。
2、乌拉那拉景娴。
3、孝仪纯皇后:魏佳小玉。
七、永琰(年号:嘉庆)
1、孝淑睿皇后:喜塔腊青瑜。
2、孝和睿皇后:钮祜禄绮雪。
八、绵宁(年号:道光)
1、孝穆成皇后:钮祜禄玲儿。
2、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
3、孝全成皇后:钮祜禄绣心。
4、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雨宁。
九、奕宁(年号:咸丰)
1、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
2、慈安皇太后:钮祜禄瑞芬。
3、慈禧:叶赫那拉杏贞。
十、载淳(年号:同治)
1、孝哲毅皇后:阿鲁特宝音。
十一、载恬(年号:光绪)
1、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静芬。
十二、溥仪(年号:宣统)
1、郭布罗婉容。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一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从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关到1912年中国民国成立,清帝退位,清代统治全国共268年。 包括入关前的两帝,努尔哈赤,皇太极;入关后10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慈禧虽非皇帝,却独断朝纲,但始终不敢称帝。
其中公认的努尔哈赤并未称帝,他统一了女真各部,于1616年建立了大金国(史称“后金”),不是清;而且是他的称号不是皇帝,而是“覆育列国英明汗”,所以他只是清朝的奠基人而已。真正开始称帝的是皇太极,他在盛京(即沈阳)称帝,并该国号为“清”,所以,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讲,皇太极才是清朝第一个皇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朝
1、努尔哈赤。后金时期并无皇后。努尔哈赤元妃为:佟佳氏,名哈哈纳扎青。
其中叶赫那拉氏·孟古哲哲为清太宗皇太极之母,死后被皇太极追封为孝慈高皇后。
孝烈武皇后/大妃,乌拉那拉氏,名阿巴亥为多尔衮生母,顺治朝时重权在身的多尔衮追封其为皇后,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废阿巴亥封号,其神牌也从太庙撤出。
2、皇太极的正宫皇后为孝端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皇后之位为死后追封。
3、顺治帝共有4位皇后,分别是:
(1)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后被废除皇后之位降为静妃。
(2)孝惠章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绰尔济之女。
(3)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佟图赖之女,康熙帝生母。皇后之位为死后康熙追封。
(4)孝献皇后董鄂氏,鄂硕之女。皇后之位为死后顺治帝追封。
4、康熙帝共有4位皇后,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其中乌雅氏为雍正帝生母,皇后之位为雍正继位后追封。
5、雍正帝共有2位皇后,分别是: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其中钮祜禄氏为乾隆生母,皇后之位为死后乾隆追封。
6、乾隆帝共有3位皇后,分别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继皇后辉发那拉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其中魏佳氏为嘉庆帝生母,皇后之位为死后嘉庆追封。
7、嘉庆帝共有2位皇后,分别是: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8、道光帝共有4位皇后,分别是: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其中博尔济吉特氏为咸丰帝养母,皇后之位为死后咸丰帝追封。
9、咸丰帝共有3位皇后,分别是: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名杏贞。
其中叶赫那拉氏为同治帝生母,皇后之位为光绪帝追封。
10、同治帝共有1位皇后,为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
11、光绪帝共有1位皇后,为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名静芬。
12、溥仪共有2位皇后,分别为郭布罗·婉容、李淑贤。
扩展资料:
清朝对后妃的数目要求都有定数,其中要求皇后设立1名。
而实际清朝后妃数目初看似乎不符合规定数目,但这是由于有后妃逝世,其他后宫女子可以进位补上,加上后世对已经逝世的妃嫔的追封,才导致最终数目大于规定数目。
当皇帝的生母不是皇后的时候,其生母有可能会在其登基后追尊为皇太后,享受皇后的待遇,如孝庄文皇后。倘若生母出身过低,在生前就只能被尊封为太妃而非皇太后。
在极少数情况下,妃子去世后也能被其夫皇帝追封为皇后,其原因多半是生前极其得宠或政治因素,如顺治帝追封董鄂氏为孝献皇后。
当一名女子为皇后时,她不会拥有任何徽号只有在皇后升为皇太后、太皇太后时才会拥有徽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皇后
百度百科-清朝后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