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熔点?

t10002023-02-09  20

Tg:玻璃化温度; Tc:结晶温度; Tm:熔点; Td:分解温度。

Tb是脆化温度,是玻璃态时能发生强du迫高弹形变的最低温度;Tm是结晶聚合物的熔点,即结晶聚合物熔融的温度;Tg是玻璃化温度,是玻璃态向高弹态开始转变的温度;Tf是粘流温度,是指非结晶聚合物从高弹态向粘流态转变的开始温度。

扩展资料:

熔点是固体将其物态由固态转变(熔化)为液态的温度,缩写为m.p.。而DNA分子的熔点一般可用Tm表示。进行相反动作(即由液态转为固态)的温度,称之为凝固点。与沸点不同的是,熔点受压力的影响很小。而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物体的熔点就等于凝固点。

在有机化学领域中,对于纯粹的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即在一定压力下,固-液两相之间的变化都是非常敏锐的,初熔至全熔的温度不超过0.5~1℃(熔点范围或称熔距、熔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熔点

熔点是指某种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时的温度,沸点则是从液态变为气态时的温度。通常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物质都是先融化成液态,然后才能沸腾汽化。比如冰的熔点是0℃,沸点则是100℃。

一般情况下,熔点和沸点是指在常压下物质发生相变的温度。在常压下,大多数常见的化合物或单质,会随着温度的上升依次呈现固、液、气3种状态。不过有些物质在常压下,则会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而不经过中间的液态,这就是所谓的“升华”。

而只有当压力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物质才可能从固态变为液态。所以,要测量这些物质的熔点,就必要要在一定的压力下才能做到。

比如说砷,常压下砷在约614℃时发生升华,而其熔点则是在27.5个大气压下测得的,约为817℃。还有比较熟悉的干冰,常压下-78℃就直接升华了,而在5.1个标准大气压下可以测到其熔点为-57℃。

氯化铝也一样,其190℃的熔点,其实是在2.5个标准大气压下测得的。而178℃其实也并不是它严格意义上的沸点,而是它在常压下升华时的温度。

一般来说,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的高低顺序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而金属晶体的熔、沸点有高有低。这是由于不同类型晶体的微粒间作用不同,其熔、沸点也不相同。

原子晶体间靠共价键结合,一般熔、沸点最高;离子晶体阴、阳离子间靠离子键结合,一般熔、沸点较高;分子晶体分子间靠范德华力结合,一般熔、沸点较低;金属晶体中金属键的键能有大有小,因而金属晶体熔、沸点有高有低。

1、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

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Ⅲ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2、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

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金属单质和合金属于金属晶体,其中熔、沸点高的比例数很大(但也有低的)。

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

物理原理

熔点是固体将其物态由固态转变(熔化)为液态的温度,缩写为m.p.。而DNA分子的熔点一般可用Tm表示。进行相反动作(即由液态转为固态)的温度,称之为凝固点。与沸点不同的是,熔点受压力的影响很小。而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物体的熔点就等于凝固点。

熔点实质上是该物质固、液两相可以共存并处于平衡的温度,以冰熔化成水为例,在一个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而温度为0℃时,冰和水可以共存,如果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冰和水共存的状态可以长期保持稳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熔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291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