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季梁、明玉珍、李庭芝、陈牧、边居谊等。
1、季梁
季梁,又称季氏梁、季仕梁,随国都(今随州市西北)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春秋初期随国大夫,我国南方第一位文化名人,开儒家学说先河的重要学者。
季梁对随楚关系格局影响重大,辅佐随侯期间,提出“夫民,神之主也”的唯物主义思想、“修政而亲兄弟之国”的政治主张以及“避实击虚”的军事策略,使随国成为“汉东大国”,周天子虽“三次征伐”被他称为“荆蛮”的楚国皆“结盟而还”。
可惜当时的随侯对季梁的诸多治国方略始纳后弃,致使四面树敌,前690年在与强楚青林山一役中丧国辱邦。作为亡国之臣的季梁因此郁郁而终。
2、明玉珍
明玉珍(1329年10月2日―1366年3月17日),原名瑞,字玉珍,湖广随州随州(今湖北省随州)人,元末义军领袖。
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末农民战争爆发,明玉珍集乡兵千余人屯青山,结栅自固。至正十三年冬(一说为至正十二年),参加徐寿辉领导的西系天完红巾军,任元帅。
至正二十年夏,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明玉珍不服,不与相通,自称陇蜀王。之后,受刘桢等人拥立称帝,国号大夏,定都重庆。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春,明玉珍病故,庙号太祖,享年38岁。子明升继位,后大夏国为朱元璋所灭。
3、李庭芝
李庭芝(1219~1276年),字祥甫,随州(今湖北随州)人。南宋名将。
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中进士。宝祐年间,知真州,累迁两淮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扬州。后益王派遣使者以太子少保、左丞相的职务召回朝廷,随从姜才一起转战泰州。
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突围失败,被执殉难。
4、陈牧
陈 牧(?-25),新莽末平林(今湖北随州东北)人。地皇三年(公元22年)与廖湛等在平林起兵,号“平林兵”,后合于绿林军。王莽政权被推翻后,刘玄封他为阴平王。后遭刘玄疑忌,被害。
5、边居谊
边居谊(?~1274)南宋末抗元将领,随县(今湖北随州市)人。南宋著名抗元将领。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因屡立战功,官至账前都统。
边居谊为抗击元军,率领军民构筑沙洋堡、新城堡。十月,元军从襄阳进兵,攻陷沙洋、新城(今沙洋县李市镇附近),新城守军在边居谊的带领下,谱写了一曲与新城共存亡的壮歌。
元军以高官厚禄引诱边居谊投降,边居谊不予理睬。新城被元军攻陷,三千勇士皆殉国,最后边居谊拔剑在手,仰望苍天,高呼“边居谊宁死不降。”
说完,剑刃一横,热血飞溅,自杀末死,他又用最后一点力气滚进熊熊烈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玉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季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庭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边居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牧
湖北省,简称“鄂”,又称“千湖之省”。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因位于洞庭湖以北而得名,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北接河南,东连安徽,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为邻。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省会是武汉市。省域副中心城市为宜昌市、襄阳市,黄石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汉江自西北向东南,汇入长江,在湖北中部形成江汉平原。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文化沉淀丰厚、文物古迹众多。全省不可移动的文物点1.5万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4处。有武汉、荆州、襄阳、随州、钟祥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屈原出生于秭归县;被誉为“东方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出土于随州擂鼓墩,堪称古代青铜冶炼技术顶峰的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和越王勾践剑、商代的盘龙城就出土于荆楚大地;工艺精湛的漆绘、木雕制品和古代丝绸大都出土于荆州江陵。明代伟大医学家李时珍故里、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及武术,汉文化代表——王昭君故里,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还有以荆州古城、蒲圻赤壁、襄阳古隆中、当阳长坂坡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根基厚实提起湖北的历史名人,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惟楚有才”这个典故。湖北位于祖国中部,物华天宝,地灵人杰,素有重教兴学、培养人才的优良传统。在钟灵毓秀的荆山楚水之间,自古至今,走出了如此多的优秀人才。